冬季更要在家“氧”生
寒冷的冬季,多数老人选择门窗紧闭,把寒冷关在窗外的同时,也把污染的空气关在了屋内。
据测定,在一个10平方米的房间里,如果门窗紧闭,让3个人同时在室内看书,3个小时后,会使房间内温度上升1.8℃、二氧化碳增加3倍、细菌量增加2倍、氨浓度增加2倍、灰尘数量增加近9倍,还有20余种其他物质。老人长时间吸入这样的空气,轻则会出现头痛、眩晕、精神萎靡不振、睡眠质量差等症状,重则会诱发或加重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等心肺疾病,对健康十分不利。冬季漫长,如何能够在家“氧”生呢?
开窗通风,空气新鲜“氧”分足。室内天气晴朗时开窗通风,让室内室外的空气流通起来,让室外的含氧空气流入到室内,这是增加室内空气含氧量最好、最有效的办法。通过通风换气,一方面把有害的、被污染的空气及各种致病因子排出室外,另一方面从室外获得更多的氧气、负离子等有益物质,改善人体免疫系统、呼吸系统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度。
建议老年人每天开窗2次。其中,上午9~11点以及下午2~4点,这两个时间段的车辆较少,空气污染物也少。每次开窗20分钟左右,把房间里两个距离最远的、对着的窗子打开,保证屋里的空气转换。
养点花草,人工制氧。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时, 从外界吸收了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培育点绿植也是“氧”生的好办法。长得越快的植物,光合作用能力强,释放氧气最多,建议多养速生的、叶片宽厚的花草,比如叶片宽大肥厚的君子兰,有很多的气孔和绒毛,光合作用时释放的氧气远高于其他植物。且君子兰喜欢半阳半阴的生长环境,只要一点微弱的光就能进行光合作用,非常适合日照时长相对较短的冬季。仙人掌是夜间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可以晚上把仙人掌摆在卧室床头,提高卧室氧气含量。
勤打扫,减少空气中的污染物。大量研究证实,室内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有时高于室外,甚至达到室外的2~5倍。这很大一部分是由室内的灰尘引起的。建议打扫卫生时采取湿式清扫,注意清扫床下、书报堆、桌椅下、衣柜深处等容易积累灰尘的地方,棉被、床褥、地毯、鞋帽、棉絮等要经常晾晒。清扫晾晒时,不要在居室内拍打被褥、沙发、毛毯等,拆洗棉被、羽绒服时最好戴上口罩,以防吸入含有尘螨的灰尘。另外,老人房间里不建议铺地毯。
别蒙头睡觉,以免大脑缺氧。因为怕冷,很多老人喜欢蒙头睡觉。人在睡眠时,会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蒙头睡觉,随着棉被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氧气浓度不断下降,长期吸进这种空气,容易导致胸闷、头晕。头部是人体阳经会聚的地方,其实最不怕冻,所以天气再冷,睡觉时也要把头露在外面,保持头部的清凉,同时保持通畅的呼吸,减少二氧化碳对人体的不良影响。
室内养生操,给大脑送氧气。1.做深呼吸。深呼吸可以减慢心跳的速度,减少神经张力,降低血压。每天做10~15的深呼吸练习。 2.伸展运动。可以帮助把氧气输送到大脑。双手和膝盖着地,然后慢慢地、用劲地把背弯成弓形。保持这种姿势10秒钟,然后慢慢地放松,重复做。(中国北方老年病学会理事 朱丽俐)
- 人民健康APP
- 人民好医生APP
热门点击排行榜
联系我们
人民健康网微信 微信号:rmwjkpd 公众号:人民网健康 |
人民健康网微博 微博昵称: 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
电话:010-65367951 邮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