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故事记录者背后的故事

范士广

2017年12月19日13:29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拍这个纪录片《抗击结核病,我们共同的保卫战》不是冒然拍医生、拍患者,跟之前习惯一样,我希望在医院蹲守几天。因为这个片子时间比较着急,我一个人先来到北京胸科医院蹲守7天,什么都没有做。一蹲守就不得了了,我突然意识到,我的团队如果过来之后,他们是否会担心这个疾病给他们带来伤害,后来知道其实是无所谓的,大家有很好的防护措施。我说不得了是因为我看到了一幅在《人间世》第一季很多医院里看不到的成绩,结核病刚才黄医生也说它是特殊的疾病,不光需要两年长时间的治疗,没有特效药能够告诉这个病人病可以好,而且能很明显感觉到这个医院异样的气氛,很多病人介意自己被暴露、被关注,介意自己姓名被别人知道。

我们第一次去医院高主任给我介绍第一个病人,耽误大家一点时间讲一下,这个病人是一个22岁的小女孩,她刚刚开始工作。我跟她聊时特别敏感谨慎,她戴着口罩。我说你之前干什么、现在什么状况,一说泪全流下来了。后来她哭着跟我说,高考那年得了一次结核病,后来治好了,为什么她刚才哭呢?她前段时间刚刚订婚又查出结核病,然后男方就退婚了。

这时我能感觉到结核对这个女孩一生造成不可挽回的打击,我说能不能采访你,拍一下您的故事,这个女孩儿说不要拍了。我们能理解,里面很多病人,沟通时很多脸打上马赛克,出于对患者的保护。给我们震撼是,我们一直以为结核病在大众中消失了,但是还是每年85万新发案例,其中有7.3万是耐多药结核病患者。

感谢勇敢出现在记录片的医生患者,无论是不是打上马赛克都表示尊敬,感谢没有出现在镜头面前的基层预防体系的人员,像马志美等大山里奔走的医生,因为很少关注到他们。

说到这个主题,本来结核病防治是一直要关注的选题,很巧合能让我们拍摄这样的纪录片。我自己有骄傲的一点,这个纪录片所有故事都是真实的,没有任何演绎的成分,所有讲的故事是真实的、情感是真实的,他们遭遇社会眼光或关怀都是真实的。

在我们跟医院打交道过程中,医生跟我说的有一句话特别有感触:一个人病得久了,离这个社会就远了。用在结核病来说是更加重要非常真实的一句话。这部片子反映的想把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努力,包括病人、包括患者、包括医生努力反映出来,它不是离我们很远的东西,它很现实。黄麦玲医生身上体现出医学拓荒者精神。 第二例子是病人于凯,他的案例是快乐的包容心,创新就是要面对失败、面对很多烦恼,但快乐的心情是很重要的。第三例子是马志美,创新最重要的精神是坚韧。她每天用强生曾经一句slogan用巨大的爱做细小的事情,在她身上不是小小的事情,是很繁琐、累赘、日复一日枯燥的事情,他坚持去做的。

现在讲肺结核治疗创新,难道只是药物本身吗?其实不是,有很多努力是在药物之外、技术之外。最后我想说,这部片子可能改变不了什么,但是至少有一点,可能让很多人看到一个常识,比如你身边会有这样的病人,比如你应该知道在空气当中就是存在肺结核的病菌,你看到疾病不用慌,怎么样按照医嘱好好治疗,比如坚持服药是非常重要的。这在我看来都是很细小的常识,但坦率地说在社会中这种常识仍然还不够。

我们两个人第一次去北京胸科医院,早到、在医院晃了20分钟,感受这家医院为什么在北京东边这么远的地方,当年规划这个医院时,因为前苏联专家建议要控制传染源,所以在城市东边移20公里之外。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原来离北京市中心这么远的地方,有这么一群人,天天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努力,这也是很多人不知道的。

(讲述者:上海广播电视台《人间世》第一季编导 )

(注:此文属于人民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责编:许晓华、权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