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孕妈妈“沾糖”  当心养出“小糖人”

出现妊娠期糖尿病的女性,产后糖尿病的累积发生率高达70%

任珊珊、彭福祥

2017年11月15日08:06 来源:广州日报

  昨天是第27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女性与糖尿病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曹筱佩教授指出,糖尿病对女性的影响,可以贯穿一生。然而,有一个阶段格外特别:孕妈妈们要特别当心,如果孕期“沾糖”,不仅危及自己的健康甚至生命,还会影响腹中宝宝的安危。有些宝宝出生后,还会受到“糖妈妈”的影响,出现低血糖,甚至以后也会变成“小糖人”。

  哺乳期高血糖 容易喂养出“肥胖婴”

  今年14岁的广州女孩阿睿刚上初中。最近,她因为口渴、皮肤瘙痒、体重暴瘦到医院就诊。检查结果让她和妈妈大吃一惊:血糖超出正常5~6倍,还出现了酮症。

  阿睿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年纪这么小,怎么会得糖尿病?”医生询问才知,阿睿平时爱吃零食、爱喝饮料,体型肥胖。不过,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情况:阿睿妈妈怀她时,得了妊娠期糖尿病。

  “很多妈妈以为怀孕时血糖升高不要紧,生完孩子,血糖恢复正常就没事了,其实不然。”曹筱佩指出,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妇女在妊娠期发生的不同程度的血糖异常。不但对妊娠期的妈妈和宝宝有严重危害,如不加重视,还会对妈妈和宝宝健康造成长远影响。

  这几年,我国妊娠期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国际糖尿病联盟最新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妊娠期糖尿病的患病率高达16.2%。

  曹筱佩说,妊娠期高血糖可通过脐血、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更容易发生早产、难产、产伤、巨大儿、胎儿呼吸窘迫、胎儿发育异常、新生儿低血糖、围产期死亡等。

  “怀孕时,孩子天天泡在糖水里,一出生就是肥仔肥女,容易出现各种围产期并发症,有些宝宝甚至一出生就要抢救了。”曹筱佩说,即使“糖妈妈”幸运地躲过上述风险,在哺乳期也会面临新的考验。

  很多妊娠期妇女在产后依旧持续存在高血糖,母乳里的糖含量也偏高,会影响到宝宝的健康。

  跟普通妈妈的宝宝相比,“糖妈妈”的宝宝更容易被喂成“小肉团”,将来发展为糖尿病的风险性会更高。研究显示,他们发生肥胖的几率,高于血糖正常母亲所生后代的2~4倍。

  特别要注意的是,胎龄30周至出生一周年内,是脂肪细胞活跃增殖期,此时宝宝的脂肪细胞最敏感,如果肥胖在这些时期起病,可引起“脂肪细胞增多型肥胖”,治疗困难且易反弹,孩子以后还容易患上多种疾病。

  比如,1岁以下的肥胖宝宝比普通孩子更易发生呼吸道感染、脂肪肝、腿部骨骼变形、性发育异常等。从小肥胖的孩子往往不爱动,即使运动,因为动作比较笨拙,也不愿意参加集体户外活动,甚至影响性格和心理健康。

  孕期和产后必须做糖耐量筛查

  36岁的广州妈妈阿蓉最近突发高血糖并发酮症,只能住院治疗。原来,七年前,她曾得过妊娠期糖尿病,但经过血糖控制,顺利生产。

  当年,带着新生宝宝出院时,医生提醒她要回医院复查血糖,以排除产后糖尿病。但是因忙于照顾宝宝,加上她没有感到明显的不舒服,就没有重视。谁知道这次住院才发现,自己的动脉血管已明显“变老”,出现了动脉血管斑块。

  “很多哺乳期妈妈富有牺牲精神,明知血糖高,为了能有足够的奶水喂宝宝,还是拼命吃高糖、高热卡食物,导致产后血糖依旧很高。”曹筱佩说起来不胜遗憾。

  相当部分的妊娠期高血糖患者,产后血糖恢复了正常,这容易让人忽视未来的影响。曹筱佩说,研究发现,随着时间的延长,妊娠期糖尿病妇女产后糖尿病的累积发病率逐年增加,如不加干预,糖尿病发病风险是孕期血糖正常妇女的7~8倍,产后糖尿病的累积发生率可高达70%。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代谢综合征也明显增多,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最终使得心血管病发生风险显著增加,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2~3倍。

  为了减少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近期和远期的影响,曹筱佩强调,所有孕妇都要在怀孕24~28周时做糖耐量筛查,揪出可能的妊娠期糖尿病。对有糖尿病家族史等高危人群,第一次孕检时就要进行糖尿病筛查。“糖妈妈”在产后4~12周需复查血糖,以明确是否存在产后血糖异常。

  孕妈妈如果查出血糖高,该怎么办?她建议,首先需要严格控制血糖,以减少孕妇与胎儿的并发症。

  研究显示,糖妈妈产后约有30%~40%血糖不能恢复正常。哺乳期的妈妈可以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母乳喂养对妈妈来说有降血糖的作用,我们不主张贸然断母乳。”曹筱佩指出,与口服降糖药相比,胰岛素对妊娠期、哺乳期妈妈更为安全。断奶后可选用口服药物治疗。

  妊娠期糖尿病女性,如果产后血糖正常,仍需要定期监测血糖,一旦发现血糖异常,需尽早干预。重视饮食、运动控制,必要时采取抗血糖药物治疗。

  对于高血糖产妇或者“糖妈妈”的孩子, 出生后要进行血糖检测,及早发现低血糖,如果有低血糖,马上喂糖水抢救。这些宝宝从小要注意少吃热量高的食物、碳酸饮料、肥腻食物,保持体形,多运动,“一辈子”要管理好自己的生活。

(责编:许晓华、权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