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儿童用药需要关注特殊细节

2017年07月12日08:48 来源:中国医药报

7月11日是“世界人口日”。近日,记者就儿童用药问题采访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胡利华。胡利华表示,“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易患疾病的种类、临床表现与成人有很大的不同,儿童的安全合理用药,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

重在合理选药严格剂量

胡利华指出,“生长发育”是儿童的重要特点,药物进入体内产生的作用以及机体对药物的处理与成人都不尽相同,为儿童制定药物治疗方案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是根据儿童疾病特点,合理选药。胡利华举了抗菌药的例子。与成人一样,只有诊断为细菌性感染的患儿才可使用抗菌药物,并应尽早查明具体的病原体;病毒性感染不需用抗菌药物。一些有明显耳、肾毒性的抗菌药物,在儿科不用或慎用。比如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儿童应尽量避免应用。只在有非常明确的应用指征,且无其他低毒性抗菌药可选用时,方可选用该类药物,并且在治疗过程中要严密观察不良反应。有条件时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根据其结果进行个体化给药。胡利华介绍说,其他如四环素类抗菌药,可导致牙齿黄染及牙釉质发育不良,不可用于8岁以下儿童。喹诺酮类抗菌药对骨骼发育可能产生不良影响,该类药物应避免用于各年龄段儿童。

第二要严格掌握用药剂量,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胡利华说,药物剂量应随儿童年龄(日龄、月龄)及病情不同而不同。很多药物的代谢受到肝肾功能的影响,并且儿童期肝肾功能发育不成熟,因此用药期间要密切关注患儿的肝肾功能,必要时要调整用药剂量。

第三是尽量选择儿童适宜的剂型和给药方式。胡利华介绍说,给药方式不仅影响药物吸收,而且关系到药物分布和药物发挥作用的快慢、强弱及作用时间的长短。应根据儿童各生长发育阶段的生理特点和病情需要,选择适当的给药方式。儿童易接受的剂型是口服液、糖浆剂以及贴剂、栓剂等。一般而言能口服者尽量口服,以减少注射给药带来的不良刺激。婴幼儿及不能吞咽药片的儿童,最好选用液体制剂、颗粒剂。同时要注意药物颜色色泽、形状和味道对儿童依从性的特殊影响。外用药给药安全、方便,但要注意的是,新生儿长期大量经皮肤给药可能导致药物全身吸收过多,会发生中毒反应。

第四是密切观察药物治疗反应。胡利华提示,由于年幼,儿童不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或表达能力差,治疗时医生和家长应密切观察药物治疗反应,对发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要提高警惕,及时处理。

了解不同剂型的使用特点

胡利华介绍说,不同剂型的药使用方式会不同。她以最常见、最常用的片剂为例,进行了详细讲解。

普通片剂,可以直接用水吞服。不会吞咽药片的儿童也可以将药片碾碎后用水送服。

糖衣片,就是普通药片外层包裹了一层糖衣,糖衣主要是用来掩盖药片不好的味道(如苦味)。这类药片碾碎后口感不好,儿童往往难以接受。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儿一次服用的不是整片药,比如1/4片,因为有糖衣,药量很难准确,所以这种药片不适合给儿童掰开服用。

肠溶片,这类药片的外层有一层特殊的“外衣”,这件“外衣”可以保护药物不在胃液中溶解,而只在肠液中溶解。这样一方面减少了药物对胃的刺激,另一方面也减少了胃酸对药物的破坏。这类药片也不适合碾碎或掰开了给儿童服用。

咀嚼片,这类药片比较容易让儿童接受,一般口感也比较好。

分散片,这种药片可以在水中快速分散开形成混悬液,这样具有液体药物吸收快的优势,也可以解决儿童不会整片吞服的难题,适合各个年龄段的儿童。当然分散片也可以直接用水送服。

泡腾片,这种药片比较“神奇”,药片放入水中可产生大量泡泡,这种现象能吸引儿童,易于被儿童接受。需要强调的是,这类药片一定要在水中完全溶解后才可服用,切记不可直接吞服,否则容易损伤食道和胃黏膜,也会因大量气泡引起窒息。

缓释片,是一类采用了特殊工艺让药物缓慢释放或按设计的方式和速度释放的片剂。这种药片一般要求整片吞服,碾碎服用会引起中毒,所以不适合不会整片吞服的儿童服用。

控释片,这种药片通过复杂的控制技术,让药物以恒定的速度从药片中释放。控释片一般也要求整片吞服;除非药片上有事先刻划的刻痕,可以按刻痕掰开服用。这种药片严禁碾碎或咀嚼后服用,否则会引起中毒。

胡利华提示,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方便服药,很喜欢把药物掰开、碾碎,对于有些剂型的药来说这样服用是有危险的,要切记。

这些做法要避免

胡利华介绍说,在儿童用药中,几个常见的错误做法要注意避免。

一是自行选药。很多药物不适合儿童使用,非专业人员最好不要自行给儿童用药,特别是在对药物质量、药物使用不了解的情况下通过网购药、海淘药进行用药非常危险。

二是用法用量有问题。比如曾经有个鼻炎患儿,需要使用某滴剂,这种滴剂是化解分泌物的,应该口服,可家长本着“哪病医哪儿”的想法,直接滴鼻使用了。还有本应服0.4ml的药物却服了4ml这类情况发生。胡利华说,这些看似简单、不应发生的问题,却常有发生。因此,对于儿童用药必须清楚了解药物的用法用量,医生或药师必须提供相关用药咨询。

三是用药疗程执行不规范。经常有家长因为担心药物不良反应而在孩子疾病症状好转后,不遵医嘱提前停药;或自认为需巩固疗效而自行延长疗程。这些做法都是不对的,用药疗程应严格按照医师要求做。

四是家中药物放置不当。家中药物应放置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以免儿童误服。

全球儿童安全组织去年发布的《2015儿童用药安全报告》也显示,药物中毒是儿童中毒的首要原因,且呈现上升趋势;平均每三个就诊的中毒孩子中,就有两个孩子是药物中毒。儿童自己误服是儿童药物中毒的首要原因,并呈上升趋势。连续三年排名前三的儿童误服药物为:感冒发烧类药、呼吸道疾病类药和心血管类药。对此,全球儿童安全组织中国区首席代表崔民彦曾指出:“儿童用药安全关系到家庭中的所有成员。祖辈们也需要参与到儿童药物中毒的预防中,因为他们中很多人参与帮助看护孙辈,要让年轻的家长和祖辈们一起为孩子创建一个安全的用药环境。”

胡利华还指出,除了儿童的生理、病理特殊性给安全合理用药带来挑战外,与成人比较,儿童用药还面临其他困难。比如,儿童药物临床使用信息缺乏,药物说明书中关于儿童用药信息最常见的表述就是“儿童用药尚不明确”;儿科用药指南、标准缺乏;儿童适宜的剂型规格缺乏等。因此,她呼吁全社会应进一步采取措施,不断解决儿童用药的安全与合理问题。

(责编:聂丛笑、权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