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血测癌”何以引发公众想象

2017年05月04日09:35 来源:健康报网

  “滴血测癌”让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罗永章科研团队走入公众视野。5月2日,该团队回应称,目前的研究成果,实际是发现一种新型肿瘤标志物,可以提高对于部分患者的肿瘤检测灵敏度及准确度。网传“滴血测癌”一说,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是一种误读。(5月3日《新京报》)

  罗永章曾在一次采访中说,“一滴血可测癌症”这一说法很不准确,确切的说法应该是“监测肿瘤”。“滴血测癌”会让人认为,罗永章团队所研究的试剂具有“万能性”,可以通过对血液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判断一个人是否患有癌症,以及所患病症的轻重程度。这不是真实的状况。首先,测出肿瘤指标并不意味着就患有癌症,还需要通过其他辅助手段进行筛查,以期作出综合性评价。其次,在医学上,没有任何一种方法可以起到“以一抵万”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讲,越具有综合性才越具有精准性。肿瘤标志物在肿瘤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作用,但并非精准无比且不可替代。

  正如专家所言,“滴血测癌”的标题夸大其词,很容易形成误判或者误解,抑或放大公众内心的恐惧,反倒不利于对病情的诊断。不过,“滴血测癌”何以引发公众想象?除了公众对医疗技术抱有美好憧憬外,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公众的医学素养普遍不高。避免类似说法的误导,一方面离不开业内权威发声,需专家及时作科学、精准的解释与说明;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只有这样,不实之词才无处藏身。□堂吉伟德

(责编:许晓华、赵敬菡)


相关新闻

健康管理中心

健康直通车

联系我们

人民健康网微信

微信号:rmwjkpd

公众号:人民网健康

人民健康网微博

微博昵称:

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电话:010-65363613/14

邮箱:health@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