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我国每年180万人猝死  这些猝死的征兆要留意

2017年05月01日08:35 来源:人民网-健康时报

4月23日,香港演员曾守明在广州登台演出期间猝死。这则消息经媒体发布后,社会在为曾守明离世感到惋惜之余,猝死也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据了解,我国平均每年有180万人死于猝死。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于猝死的定义是:正常或者看似正常的人,不可预料地突然发病,并在一个小时内因自然疾病死亡。

中国过半心源性猝死起源于冠心病

猝死分为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也称为心脏性猝死,它指由于心脏原因导致的患者突然死亡,在猝死中占比达70%。非心源性猝死也称非心脏性猝死,指患者因心脏以外原因的疾病导致的突然死亡,比如肺栓塞、哮喘等引发的猝死。

猝死平均抢救成功率,中国不到1%,美国也不到2%。因此,预防猝死是重中之重。猝死前究竟有没有征兆呢?珠江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石理表示,过去一直认为猝死是没有征兆的,但随着近年来心脏骤停后被抢救成功的病人增加,通过对这一部分病人进行研究后发现猝死也有先兆。比如,在猝死发病前几周,有的病人会出现胸闷、乏力、呼吸困难;在发病前几个小时,有的病人会出现剧烈的胸痛、心慌、眩晕等。因此,市民若发现自己出现上述先兆症状,应引起重视,并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运动猝死者多数心脏有潜在疾病

提起猝死,不得不提的就是近年来频频出现的马拉松选手猝死。运动会否导致猝死呢?石理表示,其实运动本身不会增加正常人的死亡率。运动诱发的猝死,当事人多数心脏有潜在疾病。只是之前并没有发现或者重视该疾病,运动后诱发了心脏性猝死。马拉松选手猝死的成因中,占比较高的是肥厚性心肌病、瓣膜病和冠状动脉畸形。

因此,石理建议市民在进行剧烈运动前,应对身体有所了解。比如,若有计划进行马拉松等剧烈运动,应在运动前到医院进行全面体检,重点了解心脏、冠脉有没有结构性问题。如果发现有严重的冠状动脉疾病、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就不适合做剧烈运动。

这些预防窍门一定要记住

劳累、工作繁忙压力大、生活不规律休息少等都是猝死发生的诱因,在大环境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只能通过一些小细节来预防和减少猝死的发生。其中最重要的是要避免过度劳累,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陈立颖曾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过一个小方法,如果工作太忙,建议可以像上学一样,每工作一两个小时给自己加个“课间休息”,起来活动一下、喝杯咖啡等,哪怕就是换个工作状态,如从写东西变为打电话都会有助于身体休息。

有统计表明,70%脑出血的人脾气都很急躁。北京世纪坛医院干部心血管科主任银鹏飞曾在健康时报刊文提醒,如果将一些患者的心血管问题倒退过去调查的话,会发现他们在心血管病出现之前,已经开始独立的出现了焦虑、抑郁等情绪方面的问题。尤其是抑郁,它是心肌梗塞的一个独立威胁因素,应对情绪进行自我调节。

不管如何,健康查体对预防猝死非常重要。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主任盖鲁粤在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曾说过,男性到了中年其实是一个很尴尬的年龄段,总觉得自己还很年轻,折腾得起,熬夜加班、爬山游泳,以为疾病离自己还很远,但其实,一些身体问题可能已在潜伏了,心脏疾病就是其中之一。

从临床数据来看,40~50岁人群中,约30%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硬化,但大多是隐匿性的,一般的体检基本上查不出来,CT检查、心脏和血管造影等相对好些,但因为是非常规体检项目,加上费用较高,能做此类检查的非常少。(综合自珠江晚报、健康时报)

(责编:许心怡、权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