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专家:免疫接种 需要更多信心和信任

2017年04月26日08:52 来源:中国医药报

4月22日,在4·25第31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来临之际,由清华大学国际传播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政研中心主办,清华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承办的“免疫规划记者培训会”在清华大学举行。与会专家指出,目前我国疫苗质量值得信任,公众对预防接种应有更多的信心和信任。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冯子健指出,预防接种是最重要的防病手段,而且已经取得巨大成就。随着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下降,全球都面临着对疫苗的安全性越来越敏感的问题。这就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维护好预防接种服务质量以及公众的信心。

公众对疫苗的信心和信任非常重要,一些误导性的消息将会带来严重后果。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主任医师李克莉举例说,2003年,在尼日利亚有人宣称口服脊灰疫苗(OPV)不安全,导致尼日利亚北部两个州停种OPV,结果致使尼日利亚北部脊髓灰质炎大爆发,不仅波及该国其他无脊灰地区,而且向19个无脊灰国家蔓延。

据与会专家介绍,目前我国预防用的上市疫苗主要是国产。从2006年1月1日起,所有在我国生产上市的疫苗均纳入批签发管理体系。2011年3月,我国疫苗国家监管体系首次通过了WHO的评估,2014年通过了WHO的再评估。我国非常重视对疫苗接种过程中出现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监测和处理。AEFI分为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包括一般反应、异常反应)、疫苗质量事故、接种事故、偶合症、心因性反应。预防接种一般反应,是指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严重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极其罕见,发生率极低。我国对AEFI报告范围、流程以及处置原则均有明确要求;对于经诊断、鉴定属于异常反应的,有相应的补偿方法。(记者杨六香)

(责编:聂丛笑、许心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