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五棵松附近一小区内,一名独居老人被发现死于家中。仅在3个月前,劲松附近亦发生过类似的悲剧。
实际上,这只是独居老人生活困境的极端反映——随着老龄化的进展,独居老人该由谁、如何照料,渐成社会问题。
【老人说】
老姐们儿互相守望 谁不露面都得问
十点半刚过,武萍拨通了附近餐厅的电话,一份京酱肉丝,一份炒白菜,外加一份炒饭,如此点上一餐饭,足够她吃上两天。
79岁的武萍身体算是硬朗,但徒步走到近一公里外的餐馆已有些困难。平时一个人在家,做饭后还要洗洗涮涮,久而久之,她过上了“跟年轻人一样”的生活,叫外卖送餐。
“一个人过,做饭麻烦,又吃不了多少,还是孩子教我叫外卖的。”武萍不会用手机软件点餐,好在家旁边的餐馆提供电话点餐服务,像她一样独居的老人,小区里还有几个,“这两年净是靠送餐吃饭的。”
“岁数大了,可不就是瞎凑合么。”自从3年前老伴儿去世,有一对儿女的武萍开始了独居生活。武萍坦言,有时为了省事,吃饭仅靠蛋糕等食物充饥,但她并不以为意,“我有几个同事,也是这么过的,跟孩子住一起也不现实。”
事实上,如武萍般的独居老人并不在少数,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2015年《中国家庭发展报告》,“空巢”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一半,其中,独居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近10%,仅与配偶居住的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41.9%。
“有时候孩子来看我,还带着重孙子,我高兴是挺高兴,但看他们快60的人了,跑一趟也挺累的,所以能不来还是别来。”平日里,武萍与孩子的沟通,多数还是依靠电话。每天晚上“报平安”已经成了习惯。不过在她看来,遇到紧急情况,孩子“远水解不了近渴”:“真有点儿事,还得靠邻居。”
武萍表示,老人们都有在楼下聊天的习惯,久而久之,楼里的老人基本都已熟识,每天上午的聊天也有了几分“点名”的感觉:“老姐们儿得互相盯着点,几天不露面就得问问了,是不是病啦?家里有没有事儿?”
“私底下我们也说过,如果不舒服,赶紧把门打开,往楼道躺。可要是连这个力气都没有,也就真没辙了。”让老人们最担心的,还是在家中突发急症,而没有人在身边,小区曾有老人希望社区能够配备统一的老年人呼救设备,但武萍觉得这样的要求不太现实,“我现在也开始想养老院的事情了,再过两年,我还是去那吧。”
做事不逞强 要对自己的身体负责
与武萍相比,今年刚满68岁的谭华,有着更多的选择。
2000年,丈夫突发急病离世,谭华曾有过一段心理压抑的经历,“头三年接受不了这个事实,但好在当时还没退休,能靠工作来缓解一下悲伤。三年过后,心理上更能承受了些,可自己又退休了,变成了无所事事又只能一个人的状态。”
那段时间, 谭华的生活有点漫无目的:“我一天里能去三趟朝阳公园,但又不知道去干吗,也不愿意和别人说话。”
直到2010年的一天,谭华在公园散步时,看到一位音乐老师在教一群老年人唱歌,声音十分动听。被歌声吸引的谭华,申请加入了这个唱歌团体,在此之后,她每天上午都要去公园参加练歌活动。
找到了自己的兴趣,谭华一下子觉得生活有意义了许多,她还报名成为了社区志愿者。2012年时,社区组织了一次帮扶高龄独居老人的活动,谭华主动加入了提供帮助的一方,为一位80多岁的奶奶做了三个月的饭。
在社区里活动多了,谭华在待人接物时也不像之前那般“冷漠”,邻里间的互动也多了起来。但或许是因为太过积极,在2013年时,发生了一起让谭华感到有些后怕的事:“当时一个街坊请我帮着包粽子,那时天又热,我包着包着不知怎么就晕了。”
好在当时街坊就在旁边,赶紧把谭华送到了医院,检查之后发现是高血压引发的间隙性脑梗,但不算很严重,谭华住了几天院就出院了。
这回犯病恰好有旁人,可万一下回自己独处时出了事怎么办?
“其实之前社区发过一个用来呼叫的装置,但我从来没按过,怕按错了给人添麻烦。现在我也不知道那东西还能不能用。”在这次住院之后,谭华总结出了深刻的教训——做事不逞强,要对自己的身体负责:“独居的老人一定得是能自理生活的。”
现在的谭华已经接受了多期中药调理,恢复得还算不错,但她明确表示,等自己真的无法独自生活了,一定要叫女儿来照顾自己:“我跟她们说了,等我老了,你们俩一人照顾我半年,谁照顾我,工资卡搁谁那。”
【子女说】
独居不如群居 观念改变正当时
“我妈就想独居,我们能怎么办?”谈到独居老人,64岁的陈媛有些无奈。
就在7月份,陈媛刚给母亲过完85岁生日,饭桌上,陈媛还提起给母亲请个保姆的建议,却被一口回绝。
“我妈老说自己没问题,可她85了啊,我有时候不放心,只能晚上回去陪她。”5年前老伴儿过世,陈媛的母亲开始了“半独居”的生活,怕老人出现意外,陈媛也曾提出过多个方案,但都被老人拒绝。
“养老院、请保姆、去日托中心,都问过,老人都不愿意。”父亲还没去世时,陈媛就给老两口请过保姆。但不到3个月时间,母亲便要求辞退保姆,在陈媛看来,除了性格问题外,老人的“传统思想”起了负面作用。
“在我妈看来,养老就得在家,靠子女。请保姆都不对,更别说去养老院了。”然而实际情况并没有那么理想,虽然所住小区相距不远,但陈媛也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自己老伴儿的身体状况也不好,让陈媛经常处于两难的境地,“不去吧,显得我特不孝顺;去吧,我精力上确实达不到。”
无奈之下,陈媛只能请社区的邻居,平时代为关注母亲的生活状况。隔三岔五的,她还会回去陪母亲睡一晚,甚至发动自己的女儿去“看姥姥”。
“现在压力特别大,还跟我妈吵过一次,可老人就是那么倔。”陈媛最怕的,并不是老人出现什么意外,反而是自己的身体状况出现问题:“老人的观念要是不改,万一哪天我干不动了,又该怎么办?”
【专家说】
社区应提供“问候服务”
杜鹏(中国老年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发生独居老人死后多天才被发现的悲剧,子女肯定是有责任的。像这么大年龄的老人,子女哪怕不住在一起,也要做到关心,这种关心不是口头一句空话,而是应当考虑到老人可能存在的风险,落实到行动上。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也规定,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即使做不到每天回去看望,也至少应当跟老人约好一个没有外出、没有睡觉的时间,每天打个电话问问情况。
除了子女之外,社区同样可以有所作为,避免或减少类似悲剧的发生。我们一直强调提供基本的养老服务,首先就是要保障老人的安全,例如老人在家摔倒或者发生意外,是否能有人及时知道。而要想了解这些,就必须建立并完善社区老人基础信息系统,摸清社区有哪些老人是独居,哪些是老两口一起生活,但一方身体不好等,把这些老人列入社区重点关心的对象。
在此基础上,可以与社区服务、志愿服务相结合。例如,社区提供一定的问候服务,定期打电话问候老人的情况,了解老人的需要。另外,考虑在社区内招募志愿者,根据事先掌握的情况进行分配。
打个比方,志愿者住五楼,刚好二楼或三楼住有独居老人或者老两口,需要平安问候,那么就可以利用早上上班的机会,下楼路过时敲一下房门,哪怕只是在屋里答应一声,门都不用开,至少知道老人是安全的。如果没有回应,就跟社区反映,社区通过基础信息系统,联系老人的子女或其他紧急联系人,尽快采取措施。如果没有志愿者,也可以发挥社工的力量,提供这样的服务,让老人得到尽可能及时的救助。退一步说,即便不能完全避免个别老人在家中突发心脏病等导致死亡,但起码不会事发多日无人知晓。
同时,从硬件设施的配备方面来说,也可以根据社区老人基础信息系统,在有需要的老人家里安装随身报警器,当老人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第一时间发出求救信号,以便得到及时的帮助。(吴楠 宗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