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门槛
日本:城区老人院数难满足需求
荷兰:生命公寓已轮候到四年后
国内很多养老机构一床难求,国外的养老院有什么门槛,如何来破解老人排队的难题?
亚洲采访小组记者肖桂来:日本养老机构刻意保持袖珍的身段。社会福祉法人江寿会理事长来栖宏二告诉我们,东京江户川区是全东京养老福利最好、养老供需关系最缓和的区域。即便如此,整个江户川区养老机构现在大约有1200多位老人排队入住。日本养老机构定员数有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目的在于保证服务品质。
日本在养老院布局上也存在区域分布不平衡的状况,这直接加剧了老人排队的现状。来栖宏二说,30年前,日本这种养老院分布不平衡现象更为严重,那时候,养老院都分布在郊区。老年人向国家抗议不想去郊区养老,他们表达不愿意离开长久居住的城市社区,后来国家认识到这个问题,一点点出政策,逐渐改善了这种状况。
针对这种情况,日本推出的一个政策是,养老机构在人口密集的城区拿地是非常昂贵的,国家采取补贴政策。一开始,国家会补贴你90%,有时候国家会补贴100%土地成本。正是因为这个政策,在都市区域也一点点开始建设养老院。现在,虽然城区建老人院多了起来,还是满足不了老人的需要。
日本国土狭小,用地紧张,想在都市区建养老院难以找地。所以国家出台政策把老人“移”出都市圈,让老人到郊区去养老。有些老人实在是受不了排队,都市养老院进不去,居家养老又不行。政府只能做家属工作,一点点让他们接受移居到郊区。对于老人来说,脱离了熟悉的社区,来到新区,他们难免遇到很多困难,比如有痴呆症老人,到了陌生环境,由于缺乏交流,突然痴呆症状变严重了。
中西欧采访小组记者杨洋:好的养老机构门槛高的情况各国(地区)都存在,我们到访的各个养老机构都要排队,荷兰生命公寓的已经轮候到四年之后了。法国情况整体稍好,法国共有13000多家养老机构,共计70万张床位,相当于75岁以上的老人平均每1000人有127个床位。
北欧采访小组记者伍君仪:相对日本和荷兰,地广人稀的北欧轮候情况要好一些,皮德绿格中心是丹麦哥本哈根最大的养老院之一,目前有152名老人长期居住,大多为60岁以上。这些老人50%~60%患有精神障碍,有痴呆等各种脑病。很多老人腿脚不便,需要坐轮椅。申请入住这家养老院也需要轮候,目前排队的人很多,平均要等大约4个月,而生活不能自理者会得到优先。政府保证每个符合条件的老人都能够入住养老院。老人每个月费用大约为5000~6000丹麦克朗(相当于5000~6000元人民币),包括房租、饮食和洗衣服等服务。在丹麦,即使最低水平的退休金也能勉强够支付这笔费用。如果实在付不起的,可以申请政府资助。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