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新闻要闻

孩子误吞异物 不要硬抠也不能吞饭团

2015年10月19日09:18    来源:西安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孩子误吞异物 不要硬抠也不能吞饭团

  提醒 2

  花生硬币等物最容易卡喉

  儿童误吞异物并不少见,医院几乎每月都会收治到相关的病例。如果是比较小并且圆润的异物,孩子可能通过粪便自行排出,但有些异物如果误吞,则非常危险。

  那么在医生眼中,哪些东西最容易卡住孩子?孩子一旦异物卡喉怎么办?

  儿童误食异物中较多的,一种是植物性的,也是最常见的。如花生、瓜子、核桃……这些东西最容易卡在儿童气管和食管内。耳鼻喉科主任樊孟耘表示,据统计,卡在孩子气管里的异物中,花生位居第一,占40%,排名第二的是瓜子,第三的是豆类。此外有刺或带棱角的异物,如两头尖尖的枣核,有孩子被卡住过,医生费尽力气才从食管里取出。如果枣核移动到肠子,造成肠穿孔就很危险,就得开腹治疗。

  除此之外,硬币、首饰、拉链、纽扣等常见物品,如果不小心被孩子拿在手里,都会存在误吞安全隐患。

  提醒 3

  卡喉时间越长损害越大

  “对儿童误吞异物,家长应该保持足够的警惕。”因为异物落入咽喉道-肺气管分叉那一截,非常危险。耳鼻喉科主任樊孟耘表示,“落入这截管道,异物多半是活动性,再加上体积小,影像学上就有一定局限性,可能就显现不出来。”

  如果异物没完全卡死,留下缝隙供血供氧还好。但供血供氧量一旦不够,就会导致大脑缺氧,继而演变成慢性脑损伤,还可能脑瘫。

  “通常来说异物停留时间越长,肺部损害越重,症状也越明显,治疗难度越大。”樊孟耘提醒家长,发生儿童误吞异物,家长一定要再三回忆,告知医生病史,方便医生及时取物。

  提醒 4

  误食异物应该及时送医

  樊孟耘表示,3岁以下的婴幼儿是误食异物的主要人群。因为婴幼儿吞咽功能发育不全,喉头保护性反射功能不强,再加上孩子喜欢将小玩具或食物含在口中,在突然惊吓、哭闹时,易将口含物吸入。医生建议,不要给5岁以下儿童吃坚果及其它带核的食物,进食时不要逗笑、哭闹,以防食物呛入气管。

  此外,儿童发生误吞异物后,家长不要自行用手抠挖,更不要尝试用吞饭团或馒头等方法,试图让孩子把异物咽下,以免造成更大伤害,增加后续治疗上的困难。最好及时到医院,让医生在专门器械下将异物取出。

  预防此类情况的发生,日常生活中应养成良好习惯。在吃东西时,不要谈笑、哭闹,最好能细嚼慢咽。特别是家长应引导孩子,不要随意把玻璃珠、钱币等小东西放入口中玩耍;发现孩子口中含有纽扣、发卡、小珠球等小东西时,应设法让孩子吐出或取出,但不应强行夺取。

上一页
 
分享到:
(责编:韩雅菘、权娟)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