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多种方式扩大高等教育资源 鼓励国外高水平理工类大学来华合作办学
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不低于2小时
昨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介绍,2012年,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为64.5%,2023年底提高26.6个百分点,达到91.1%。基础教育已经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全国2895个县域完全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人民群众“有学上”基本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在高等教育方面,十年入学率提高30.2个百分点,达到了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
初中学龄人口仍在持续增加
对于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教育部副部长王光彦表示,在义务教育方面,小学在学规模已于2023年达峰,初中学龄人口仍在持续增加。要进一步优化城乡学校布局,扩大学龄人口净流入地区学位供给等。在高中阶段教育方面,要统筹考虑高中阶段教育学龄人口波峰前压力较大和波峰后的相对缓解,适当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引导支持地方统筹优化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布局,在教育基础薄弱县、人口集中流入地新建改扩建一批高中学校,办好综合高中,推动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在高等教育方面,要通过现有高校改扩建挖潜扩容和新设置高校等多种方式,扩大高等教育资源,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受教育机会。适度新建若干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鼓励国外高水平理工类大学来华合作办学,不断加大优质资源供给力度。
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下降
“双减”政策出台已经三年,在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王嘉毅用“双降双升”来总结政策效果,即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数量大幅度下降,大规模学科类培训无序发展趋势基本得到遏制;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下降;全国20多万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普遍开展课后服务,自愿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比例由“双减”前的50%左右提升到目前的90%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今年秋季学期起,包括北京在内的多个地区将中小学课间活动时间由10分钟延长到了15分钟,引起广泛关注。王嘉毅指出,要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心理健康促进行动等,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即每天保证一节体育课、课后再锻炼一个小时,全面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扩大急需紧缺专业布点
教育部副部长吴岩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部加快专业结构调整和优化。12年来新增本科专业布点数2.1万个,撤销或停招不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布点数1.2万个。今年增设了国家战略急需专业布点1673个,撤销了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布点1670个,调整力度空前。
对于如何科学合理地调整和优化本科专业设置,吴岩表示要提高本科专业建设与国家战略急需的适配度。深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聚焦科技前沿和国家关键战略领域布局新兴专业,扩大急需紧缺专业布点,特别要提高高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对高质量发展的响应度,更加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此外,还要提高本科专业建设与学生全面发展的适配度。吴岩表示,教育部门将以人工智能赋能专业内涵建设,有针对性地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各专业知识图谱、能力图谱,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文/本报记者 董鑫 统筹/刘晓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