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张毅:微创手术让美丽“无痕” 技术迭代创新惠及更多患者
“乳腺癌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呼吁各界加强对于乳腺癌防控的关注。”近日,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主任张毅做客人民健康“推动乳腺癌诊疗创新 重塑患者美丽人生”系列节目,就乳腺癌早筛早诊、临床诊疗等话题进行交流分享。
提升乳腺癌早筛早诊意识
近年来,我国乳腺癌早诊早治率明显提高,这主要得益于国家积极推进“两癌”(乳腺癌、宫颈癌)筛查和民众健康意识不断增强,早期肿瘤发现率正逐步提升。
早筛是提升乳腺癌预后的有效方式,目前早筛手段也趋于多样化。张毅介绍,影像学检查是常见的乳腺癌筛查形式,包括乳腺钼靶、超声、磁共振(MRI)等。其中,乳腺钼靶广泛用于乳腺癌的筛查,其对钙化灶较为敏感,能发现一些细小钙化灶,对于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具有重要意义;另外,乳腺超声也可用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能够对肿块的性质做出判断,还可作为乳腺良性疾病的诊断依据;乳腺磁共振能够对乳腺癌的病灶进行精准评估,对发现微小病灶、多中心、多病灶及评价病变范围有优势。
“因年轻女性的乳腺质密,钼靶的X线无法透过,乳腺超声可作为一般风险年轻女性的首选筛查手段,中老年女性可选择1-2年做一次钼靶筛查。”张毅说。
谈及进一步有效推进乳腺癌的早诊早治时,张毅认为,要通过科普等手段继续提高民众对乳腺癌的认知水平,秉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三早原则认识它、了解它、防治它。
微创手术让美丽“无痕”
乳腺癌是一个需要进行综合治疗的疾病,其中,手术是其主要的临床治疗手段。随着人们对乳腺癌疾病认知的深入及医学技术的发展,治疗乳腺癌的手术也在不断探索和改进,先后出现了可以保留胸大肌等肌肉达到保护一部分上肢功能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仅切除乳房内的肿瘤和部分乳腺腺体的“保乳术”和实现了乳腺癌治疗微创化并可保留腋窝正常组织和淋巴结的“前哨淋巴结活检”等。
“乳腺癌手术的演进来源于治疗观念的转变和医疗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临床实践的积累和总结。该领域手术从‘最大可耐受的治疗’向着‘最小最有效的治疗’发展,让疗效与美丽共存。”张毅说道。
手术越做越“小”离不开微创技术的助力,主要包括腔镜机器人等手术形式,其手术切口通常选择隐蔽的腋下或胸侧壁等处,可以避免正面切口,另外,由于这类技术的切口小、创伤小,相对而言会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针对微创可能存在“切不干净易复发”的担忧,张毅解释道,微创手术有镜下放大的效果,主刀医生可以看得更清楚,另外,随着各类特殊微创器械的改进,能够发现人眼无法识别的肿瘤,提高了肿瘤检出率。但也要注意,微创手术仅适合局部早期、肿瘤比较小的患者,此外,部分患者微创手术后,还需配合放化疗等全身治疗,以达到“根治”的效果。
技术迭代创新惠及更多患者
手术虽然是乳腺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但手术前后的治疗对于该疾病的疗效也至关重要。相较于术后的巩固治疗,术前的治疗(新辅助治疗)为更多患者争取到了治疗的机会。
所谓新辅助治疗指的是在实施局部治疗方法(如手术或放疗)前所做的治疗,方法有化疗、靶向治疗联合化疗、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等,主要目的是使肿块缩小、肿瘤降期,利于后续的手术、放疗等治疗。同时,新辅助治疗还可以帮助预测术后辅助治疗的疗效。张毅说,乳腺癌的治疗已不再是“一刀切”,而是根据病理分型分期进行更精准的治疗,而乳腺癌围手术期治疗的创新和多样化是精准治疗的缩影。
对于未来乳腺癌治疗发展方向,张毅表示,坚持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尽可能为患者“保乳”是医务和科研工作者努力的方向。此外,针对难治性乳腺癌类型,如三阴性乳腺癌,学界也在积极寻找其特异性、特殊性的靶点,致力为这类患者提供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从药物应用角度,临床也在探索扩大药物的使用范围,最大化药物的疗效。例如,铂类对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是一个重要的治疗选择,在部分患者的新辅助治疗中添加铂类药物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完全病理缓解(PCR),但也需考虑铂类带来的毒副作用。
治疗技术的迭代进一步提高了乳腺癌的生存率和治愈率,“希望社会各界也能参与进来,与医务工作者一道,聚力推动乳腺癌防治,为乳腺疾病患者撑起生命的蓝天。”张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