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防栓意识 科学防治血栓性疾病
编者按:从疾病的预防、诊断到治疗都离不开高质量的诊断解决方案。诊断影响着70%的临床决策,它的价值正受到空前的关注与认可。今年,人民好医生重磅推出“诊断的价值”系列专家访谈节目,共同探讨、分享并揭示诊断在疾病全周期管理中所发挥的不可估量的价值。
10月13日是世界血栓日。血栓可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年龄,引发多种血栓性疾病,严重危害生命健康。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血栓患病率逐年增加,且渐呈年轻化趋势。提高公众的防栓意识刻不容缓。哪些是血栓性疾病的高风险人群?如何评估血栓形成的风险?大众又该如何科学预防血栓?
今天,北京协和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医师朱铁楠、北京积水潭医院检验科主任吴俊做客人民好医生“诊断的价值”系列访谈节目之“世界血栓日特别节目”,为大众全面科普血栓性疾病防治的相关知识。
血栓性疾病,“隐匿杀手”需警惕
血栓是在血管内形成的血凝块,如同塞子一般堵塞身体各部位血管的通道,导致相关脏器无法供血供氧或导致血液无法回流,造成致命影响。
朱铁楠介绍:“血栓性疾病主要分为动脉血栓性疾病和静脉血栓性疾病。动脉血栓,即血栓堵在动脉血管中,会造成脑血管血栓和心脏血管血栓,常见的疾病包括脑卒中、冠心病、心梗等,其发生率非常高;静脉血栓包括下肢的血栓形成以及肺栓塞等。”
谈及导致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朱铁楠指出:“除了大众所熟知的‘三高’,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外,运动少、过度肥胖、不良的生活习惯、熬夜等都是动脉血栓的危险因素。静脉血栓则更多地发生于术后长期卧床人群,以及长期服用激素药物的人群。”
凝血检测,防“栓”于未然
吴俊指出:“动脉血栓的早期症状包括不稳定心绞痛、短暂脑缺血发作等;静脉血栓则体现在腿部的肿痛。需要尤其注意的是,一旦出现这些临床表现,往往很快就会发生疾病,一定要尽快就医。”正因如此,在身体发出这些求救“信号”之前,我们就应当及早识别血栓形成的风险,揪出“隐蔽杀手”并予以干预,防“栓”于未然。
“血液成分的变化是在症状出现前就已发生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血液检测来发现不易察觉的血栓形成风险,实现血栓性疾病的早期预防和预警。”吴俊介绍,“能够助力医生评估血栓风险的血液检测项目包括:血小板功能检测、凝血因子检测以及它的底物纤维蛋白原检测、纤溶功能检测等。这些检测指标的升高代表着患者处于高凝状态,提示其易发生血栓,而此时患者还没有出现任何症状,但若不通过干预将指标降下来,就会进一步促进凝固,最终导致血栓形成。”
包括凝血检测在内的血液检测,不仅能为及时发现血栓风险提供重要的诊疗信息,其在血栓性疾病的疗效监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朱铁楠强调:“如患者已明确血栓形成,临床主要通过抗凝治疗阻止血栓进一步延伸和扩大。在治疗过程中,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血液检测能够帮助医生评估疗效。”吴俊指出:“疗效监测的目标在于保障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因此老百姓在服药过程中,进行血液检测至关重要。”
早诊早治,加强“防栓”意识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远离血栓需要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做起。朱铁楠呼吁:“公众一定要加强‘防栓’意识,积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控制体重、坚持锻炼、低脂低糖饮食,可以很大程度预防和减少血栓性疾病的发生。”
定期进行常规健康体检也是预防血栓性疾病的有效手段。吴俊提醒:“对于血栓高风险人群,尤其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必须每年进行包括凝血检测在内的血液检测,实现血栓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同时,建议年轻人以及没有伴发疾病的人群也要按期进行体检。”
“此外,临床各科疾病都会伴发血栓的发生,例如呼吸科、妇产科、肿瘤科的患者以及各科室住院患者都易伴发血栓。因而,加强对这些患者的血栓风险评估和实验室检测更是不容忽视。”吴俊补充。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也在积极推进血栓防治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涉及到全院各个科室的合作联动。”朱铁楠指出,“相信随着规范化防范体系的建立,以及公众和医生的防范意识加强,将对我国血栓性疾病的防治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