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手语为听障人士“翻译”常见问题
“手语喜姐”:帮他们像普通人一样生活
“手语喜姐”是张喜红的网名,她2008年来到长沙市开褔区的湖南成才职业培训学校工作,因为长期接触听障人士,慢慢地开始自学手语。从手语门外汉成长为手语翻译界的佼佼者,她努力了12年。
“只要有事就会
跟我连线”
“我们这个职业学校主要是为残疾人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与就业创业服务,学校会经常组织一些公益活动,我就发现听障人士之间可以使用手语顺畅地交流。”张喜红说,她心里就有了学习手语的想法,身边的人也鼓励她勇敢去学,“湖南省聋人协会的主席知道后,专门为我找了我们国家在多个阶段的手语教材,免费送给我。”
2010年开始学习之后,掌握了一定的手语技巧,张喜红就尽可能地参加听障人士之间的活动,尝试帮忙翻译,随时调整自己的姿势。
张喜红发现,手语和汉语是不同的两套表达系统,教材并非万能,做手语翻译时,不能生硬直译,而是需要灵活掌握。
如果要使用手语告诉听障人士“车票不要丢掉”这句话,按汉语语序直接翻译的话,就变成了“车票”“不要”“丢掉”几个词,听障人士可能会理解为“车票不要了,可以丢掉”,“要是这样翻译的话,意思就满拧了。我翻译的时候,就告诉他们‘将车票保存好’,这样就不会产生歧义”。
随着做公益活动频率的增加,2017年前后,张喜红的手语也逐渐得到听障人士的肯定,有人知道她能懂听障人士手语,一旦需要帮忙,就会想办法联系她。
“听障人士喜欢可视化的视频,所以他们只要有事,就会跟我视频连线。”张喜红介绍,她逐渐成为身边听障人士的知心姐姐。
常见问题制成
手语视频
“今年3月份,网友阿强起床后头晕眼花呕吐,明显是生病了。”张喜红回忆事后了解的情况,阿强到医院后,打开视频向她求助,让她帮忙和医生交流,“当时我迅速向医生描述他的症状,医生很快就为他办理了住院手续。”
还有一次,安装工小李在工作过程中不慎从二楼坠下,身体多处骨折。由于伤者是听障人士,和医生、老板等交流时并不顺畅。小李后来找到张喜红的微信,让她帮忙了解医嘱中的事项。得到帮助之后,小李很配合治疗。
张喜红发现,手语翻译最常用的几个场景分别是医院、社区、银行、公安、法院等。
参与手语翻译的次数多了,张喜红就选择一些听障朋友常见的问题,比如到医院看病怎么交流、遭遇电信诈骗如何处理等的案例,制作成视频发布出来,让其他听障人士借鉴。
因为接受信息有限,一些听障人士虽然能够识别汉字,但是并不一定理解每一个常用词的含义。在张喜红的微信聊天记录上,关于“这个词是什么意思”的求助信息很多。她有近8000名微信好友,其中将近一半都是全国各地的听障人士。
“前几天,一个听障人士遭遇法院打官司的事情,法官向他发来一句话,告诉他正处于调解阶段。”张喜红说,这句话其实对普通人来说很好理解,但是这名听障人士不明白“调解”是什么意思,于是就转发给张喜红求助,“我就打开视频帮忙解释,告诉他是协商、商量的意思,也就是说在判决之前还有一起商议和谈的可能。”
还有一个听障人士朋友,社区工作人员需要为他进行信息采集,但是他并不理解什么是信息采集,张喜红就在视频中比划着讲解,一直到对方明白为止。
每天可接到
四五个求助信息
让张喜红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名叫“大熊”的听障人士,几年前,他创业失败之后,在偶然的一次活动中遇到了张喜红。
“当时我们的平台上需要推广手语视频,我发现大熊的手语比较熟练,而且表情配合特别丰富,就想让他帮着录制一些视频,他同意了。”张喜红说,不少粉丝在视频平台上能看到大熊多次与她互动,他们两人早已成为朋友,“两个多月的录制视频期间,他很认真,只要哪一条认为不太满意的,他就主动要求重来一遍。”
接触视频平台之后,大熊成功开始了二次创业。他很感激张喜红当时邀请他帮忙录制视频期间的帮助。
去年大熊和一位听障女士结婚,张喜红成为这场婚礼的手语翻译。因为到婚礼现场祝福的亲友,有一部分是听人(听力正常的人),另外一部分是听障人士,如果没有张喜红的手语翻译,可能就要变成一场无声的婚礼。
“我每天大约能接到四五个听障人士求助信息。”张喜红说,她在发布的视频里都出现有手语和汉字,其实就是方便所有关注听障人士的人学习参考。
张喜红说,她帮助听障人士也是希望他们能和普通人一样生活。
文/本报记者 董振杰
统筹/孙慧丽
- 人民健康APP
- 人民好医生APP
热门点击排行榜
联系我们
人民健康网微信 微信号:rmwjkpd 公众号:人民网健康 |
人民健康网微博 微博昵称: 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
电话:010-65367951 邮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