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平:房颤危害因素多样 患者要严格规范治疗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但由于病因复杂,对人体有很多危害,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房颤都有哪些并发症?目前有哪些创新药物和治疗手段?……近日,天津心脏病学研究所所长、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大内科主任李广平做客新华网健康大讲堂,就房颤相关内容与大家进行分享。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 危险因素多样
新华网:房颤是一种怎样的疾病?为什么房颤难以“根治”?
李广平: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有多种类型疾病,如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早搏、早跳、心率不齐等。房颤病因非常复杂,大多数患者由多种因素致病,其病因并不明确。大多数患者和高血压、糖尿病、心衰等疾病有密切关系,饮酒、呼吸睡眠暂停等也和房颤的发生有关系,是房颤病因的一部分。
从临床诊断来说,有很多疾病可能和病人的房颤是合并存在,但是和房颤本身没有直接的关系。如长期高血压的患者,通过心脏结构的变化,增加了心脏负荷,导致心脏的改变后使房颤发生。因此,房颤的病因学是一系列非常复杂原因造成。
房颤的危害非常严峻,我国卒中患者数量较多,对社会、家庭、医疗资源都造成了极大负担。对于卒中患者,从神经内科角度分析,因卒中而住院的神经内科病人有18%~20%是因为房颤引起的。房颤是怎么形成卒中的?正常心脏收缩是按照一定的节律进行收缩舒张,当房颤发作时,心房原有的收缩和舒张会被打乱,出现了心房壁的微颤,是没有规律的收缩活动。这时,心房内的血液容易在心房内聚集,聚集之后瘀滞形成血栓,这些血栓贴附在心房的房壁上,大多数存于左心耳,当血栓脱落,随着血流至脑部便造成脑卒中。血栓还可以随着血流到其他很多地方,如到脾脏、肠道血管等,造成不同部位的血栓塞,发生很多危险情况。 因此,房颤的危害非常大,房颤本身可以造成卒中,还可以造成心衰。那么为什么房颤不太好根治?因为房颤机制比较复杂,病因复杂,中老年患者合并多种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加上有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需要进行比较综合的治疗。此外,由于房颤会造成结构性改变,这种结构性改变往往是不可逆的,因此治疗起来非常困难。
房颤病人还会面临很多症状,最突出的症状是病人活动后心慌,比如病人稍微动一动,心率每分钟可达120、130、150次,在这种情况,病人会有心慌、心跳快,心跳颤的感觉。此外,病人因为房颤心率过快会引发系列问题,如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心衰等,同时也可以造成其他血栓带来的并发症,临床表现复杂。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有房颤?当房颤病人发作时,有经验医生通过听诊器就可以判断;如果发作迹象不明显,听诊器也有可能漏掉,可通过心电图进行检测;如果病人平时没有发作,是一阵发作,心电图可能检测不到异常,这时就需要背负24小时心电图全程进行检测;如果病人发作非常不频繁,可能一、两个月发作一次,可通过皮下植入的方式,完整记录病人到底有多少次房颤发作,每次时常多久,都可以检测到。所以房颤的诊断并不困难。
房颤治疗有五大要点 患者需严格遵医嘱治疗
新华网: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自我管理的要点有哪些?
李广平:对于房颤的治疗,从临床的角度来说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是控制房颤心室率。控制房颤心室率的作用是让病人非常快的心率降下来,让病人症状得以缓解,如病人发作房颤心率130次每分钟,病人在此情况下是比较难受的,需要通过控制心室率的药物治疗,或者通过其他的手段让病人的心率降下来,让病人症状得到缓解;
第二是看病人是否是转复房颤,也就是说病人现在发生房颤了,医生需要终止患者房颤发生,恢复正常的心律,需要通过药物、心脏电复律、微创手术等手段使病人恢复正常的窦性心律;
第三是预防房颤的血栓栓塞性并发症。如病人容易发生脑卒中血栓栓塞,如何来降低这种风险是房颤治疗中重要的一步,也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此外是对症治疗或是对原发疾病的治疗,如果病人患有心衰、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这些疾病的治疗对于房颤综合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在医生的管理中也包括了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衰等疾病的治疗。
第四是症状的处理。病人可能合并很多心房颤动带来的症状和非房颤带来的症状,如焦虑、紧张等,包括有心衰合并高血压带来一些症状,都需要给予对症治疗。
第五是患者应该遵从医嘱。根据病人患病的不同阶段来考虑不同的管理措施,如控制房颤心室率和转复房颤的药物治疗,还有如何来预防血栓的抗凝治疗。如果病人指征适合,还可以通过微创手术进行导管消融,来解决房颤的复率问题和节律维持问题。
新华网:如何预防并发症带来的风险呢?
李广平:房颤的预防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卒中,二是心衰。控制房颤的心室率对于患者来说非常重要,它可以预防心衰的发生或者减少心衰发生风险,控制心室率。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规律地应用控制房颤心率药物,降低发生心衰的风险,缓解症状。
对于卒中的预防,我们强调对房颤的病人进行综合评估,给病人应用抗凝治疗药物来预防卒中发生风险的问题,现在对于房颤的病人,我们为病人做卒中出血风险评估,调整病人抗血栓治疗策略。除了之前用的抗凝药,现在也有一些新的口服抗菌药物,非常简便,不需要患者经常去医院检测,每天口服一至两次可达到非常好的抗凝治疗效果。
所以,病人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对自己的并发症风险进行科学的评估,规律、正确地服用抗血栓治疗药物,来降低卒中发生风险。(孙慧)
- 人民健康APP
- 人民好医生APP
热门点击排行榜
联系我们
人民健康网微信 微信号:rmwjkpd 公众号:人民网健康 |
人民健康网微博 微博昵称: 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
电话:010-65367951 邮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