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医疗资源“带土移植” 武汉协和健康扶贫培育“本土树苗”

2020年06月15日14:33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实施超声引导下腰骶丛及椎旁神经阻滞。”

“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可以实施手术。”

……

6月10日上午9时,云南省首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日间手术,正在临沧市临翔区人民医院紧张进行着。合作实施手术的是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以下简称武汉协和医院)的两大专家团队——麻醉与危重病医学研究所所长姚尚龙团队和骨科副教授田洪涛团队。

田洪涛主刀为患者做全髋关节置换日间手术 图片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接受以上手术的俸先生(化名)今年36岁,是临沧市临翔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由于酒精性股骨头坏死导致丧失劳动能力多年,为家庭带来了不小的经济负担。这场日间手术不仅使得俸先生在当日下午7时准时出院,还为患者节省了30%的治疗费用,有效防止了因病致贫。随后,该套日间手术治疗流程将由武汉协和医院正式引入临翔区人民医院。

这场特殊的手术背后,还有着武汉协和医院和临翔区之间深厚的渊源。云南临沧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占有重要的特殊地理地位,也是国家级精准扶贫县,医疗资源总量不足,诊疗服务技术水平还不高,因病返贫问题依然突出。2016年开始,武汉协和承担了对临翔区的医疗扶贫工作,从医院对口帮扶、专项调查研究和完善医疗服务体系等方面探索出了一条医疗资源“带土移植”的健康扶贫路径。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拳拳扶贫心,殷殷帮扶情”。6月9日,刚从抗“疫”战场归来的武汉协和医院一行17名专家组团飞赴云南临沧,开展以新技术新业务和管理优化升级为主要内容的“专家周”交流活动,为医疗扶贫攻坚战吹响了冲锋号,这也是武汉协和专家团在近五年中的第11次来访。

60多岁的姚尚龙从新冠肺炎隔离病房痊愈出院后不久,再次来到了临沧。作为健康扶贫的“专家带头人”,姚尚龙全程参与了这11次健康扶贫行动。有着24年扶贫的经验他认为,“武汉协和是优质医疗资源,要帮助落后地区提高医疗水平,必须先沉得下去。”

通过下沉优质医疗资源,华中科技大学设计了“三·三健康扶贫模式”。姚尚龙解释到,该模式围绕“疾病预防、医疗救治、健康管理”三个方面着力,为当地联合构建“区、乡、村”三级联动医疗保障服务体系。武汉协和医院作为区域医疗中心,从人才培养、疑难重症救治上,对当地市区级医院开展对口帮扶;公共卫生学院和校医院,则分别从疾病宏观预警与提升基层卫生所服务能力上,对当地对当地区级医疗中心、村卫生所给予帮助。

为此,武汉协和医院在2016年与临翔区人民医院签订了对口帮扶框架协议,计划用五年时间从医院管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技术合作等多个领域院对临翔区人民医进行全方位对口帮扶。

“专家周”期间,姚尚龙代表武汉协和向临翔区人民医院捐赠一台神经刺激仪,用于开展先进的神经阻滞麻醉技术 图片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期间,武汉协和医院为临翔区人民医院特别搭建了远程培训、诊疗平台,为医疗、教学及培训开辟快速高效的通道,协调多家企业为临翔区人民医院捐赠医疗设备超过100万元,并定期组织专家团队赴临沧开展义诊、教学查房、学术讲座、手术指导等活动。临翔区人民医院院长杨一青介绍到,截至2019年底,临翔区人民医院已有32批,共90人到武汉协和医院进修,涵盖临床、护理、医技、职能管理等专业,通过学习带回并开展新技术新业务31项。

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副主任医师邹枕玮今年被选派到临翔区人民医院挂职副院长,据他介绍,2017年,同样被选派到当地的武汉协和医院肿瘤医学专家张瑞光博士帮助临翔区人民医院建立了肿瘤中心,为了进一步下沉优质医疗资源,他今年将接替张博士帮助当地医院在设备引入、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好肿瘤中心下一步的建设规划。

“我们每次来到临沧都必须完成一个健康扶贫的目标,今年的目标很明确,一是将临翔区人民医院打造成三级乙等医院,二是将其建立成区域性医疗中心”。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提及今年的目标,姚尚龙这位扶贫老将目光笃定,“我也是贫困家庭出身的孩子,对因病返贫的滋味深有体会,今年一定要让当地百姓在家门口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带土移植培育“本土树苗”

带着泥土移植的小树苗成活率才高。健康扶贫也不仅仅是将一位专家、一台手术或者一个学科简单地移植到受援医院,还要在当地形成一个团队、一套制度、一种理,创造出利于医院长远发展的“小气候”。

亚热带地区风湿性心脏病多发。2016年初到临沧时,姚尚龙发现,当地心脏病患者往往“小病扛,大病躺”,拖到中晚期需要手术时,才赶赴昆明进行检查治疗,这在人均收入不高的临沧这绝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针对临沧这一疾病谱特点,在姚尚龙的推动下,武汉协和医院心血管外科临沧基地于2017年在临沧市人民医院正式建立。武汉协和医院选派专家长期驻地,培养当地医疗队伍。基地通过专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协作等方式,“带土移植”提升受援医院发展“内源”,从为当地而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

姚尚龙(右二)看望心外科手术后的患者,患者竖起大拇指点赞 图片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本次“专家周”期间,武汉协和医院心外科陈新忠教授还与临沧市人民医院心外科专家配合,在两天内完成了3台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据临沧市人民医院院长于杰介绍,自临沧基地建立以来,人民医院共完成了约200台心外科手术,并辐射缅甸地区。

在人才培养方面,临沧基地实施以技术为载体的团队式培养,围绕心外科手术,遴选临沧市人民医院的医师、麻醉师和护士等,组团赴武汉协和医院集中培训,直至能独立开展手术。“心血管外科的发展也带动了心内科、麻醉科、影像科、重症医学科、检验科等整个学科生态的提升,强化了医院整体实力。”于杰表示。

“没有健康,哪有小康!”姚尚龙强调,为了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武汉协和将持续帮助当地建设一支高水平、成梯次、成建制的本地医疗人才骨干队伍,使一大批“本土树种”茁壮成长,为如期实现健康扶贫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责编:刘卿、孙博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