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曾小峰: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诊疗有了新治疗武器

2020年05月08日17:33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5月2日是世界强直性脊柱炎日。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曾小峰表示,风湿免疫疾病正告别缺医少药局面,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诊疗有了很多新的治疗武器。

患者数量大、误诊率高

曾小峰介绍,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属于风湿免疫病,但是它牵扯到骨头、关节,很多患者会前往到其他专科问诊,容易误诊。我国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大约有500多万,过去对强直性脊柱炎不够重视,所以,患者分散在很多医院里面看诊。在协和医院,这个方面门诊量也是非常大。

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表现,曾小峰说,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为腰背疼痛或臀部疼痛,以及早上起来腰部晨僵等症状。如有这些症状出现,应到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并做相关检查。他指出,早期诊断、早期正规治疗并进行较好的慢病管理对患者来说非常重要。

强直性脊柱炎易被误诊的背后还有风湿免疫学科人才不足的困境。据曾小峰介绍,中国风湿免疫科医生只有7000多人,很多三级医院都没有专门的风湿免疫科,目前这个问题正在努力解决。2019年10月3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综合医院风湿免疫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通知提出,具备条件的综合医院要按照要求,加强对风湿免疫科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风湿免疫疾病诊疗水平。同时发布的《综合医院风湿免疫科基本标准指引(试行)》,对三级综合医院和二级综合的风湿免疫科建设和管理都提出了具体的基本标准。曾小峰认为,加强学科建设接下来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推进医院建立风湿免疫科,目前已经有上百家医院成立了新的风湿免疫科。“我们接下来要推进这个,将来也希望成为医院考核的标准之一。”曾小峰表示。

患者年轻化、致残性明显

曾小峰说,强直性脊柱炎在年轻人群中比较多见,尤其在年轻男性中多发,年龄段多在20岁到30岁。同时,强直性脊柱炎虽不是遗传病,但它与遗传有相关性,如果检查发现HLA-B27基因呈阳性,那么可能会有20%-25%概率患上这一疾病。

曾小峰表示,所有的风湿性疾病都会有一个问题,就是致残性,致残性是风湿病的一大特点。强直性脊柱炎就是致残性最明显的一种疾病,疾病发展到后期最严重阶段,整个(脊柱)都强直了,甚至脖子都不能动。强直性脊柱炎有一个非常通俗的名字,叫竹竿病,病人就像一根竹竿似的,不能转头。若从后面叫他,他就必须要整个身子转过来才能看,到后面还有的患者不能看天或者不能看地,所以这是非常痛苦的一个病。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诊疗有了新武器

谈及强直性脊柱炎治疗时,曾小峰提出,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需要从患者自我管理和药物治疗两方面入手。“自我管理非常重要,包括了解疾病相关知识,经常锻炼,康复治疗等。”曾小峰表示,“在药物治疗方面,强直的治疗从过去的缺医少药到现在有很多新的药物出现,已经有了很多新的治疗武器。”

此前对于强直的对症治疗仅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可以进行消炎、镇痛的对症治疗。

近年来许多生物制剂在中国获批上市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就在4月底,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白介素类抑制剂药物司库奇尤单抗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常规治疗疗效欠佳的强直性脊柱炎的成年患者。

曾小峰表示,生物制剂就是新武器。“这个武器不单纯是控制炎症,减轻症状,还可以阻断它整个病程的进展,包括骨赘形成。因此可以早期应用,早期诊断,早期诊疗,这样也许就可以阻止发展成为残疾,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从全球数据来看,司库奇尤单抗类生物制剂在临床使用上来说应该是很好的”。曾小峰说。

曾小峰表示,国际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有治疗指南,比如患者处于疾病活动期,非甾体抗炎药疗效好,并有一定的控制炎症治疗作用,医生会采取足量的长疗程治疗,对非甾体抗炎药疗效不佳的患者早诊断使用生物制剂可减少骨侵蚀发生。生物制剂中TNF-a抑制剂控制炎症作用较好,白介素-17A抑制剂对骨进展的抑制似乎更具优势,既可以抑制炎症,又可以抑制骨赘形成,对于重症患者有关节外表现等炎症指标,或者骨赘形成都可应用。

虽然疗效显著,但包括司库奇尤单抗在内的生物制剂在治疗强直时还是需要长期用药,患者的经济负担成为了一个问题。曾小峰呼吁,希望更多强直治疗新药能够进入医保,包括将来通过国家谈判等方式进来,让中国患者可负担得起。

(责编:刘卿、孙博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