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市人民医院:以危重症为重点,创新急诊急救服务的公立医院
贵港市人民医院始建于1938年,是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八临床医学院及第八附属医院、研究生培养基地、国家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广西数字医学与3D打印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落户在该院。医院占地面积19.8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04万平方米,业务用房16.62万平方米,可开放床位2750 张。在职员工2796人,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322人,高级职称287人。医院共设46个临床医技科室,其中自治区临床重点专科2个、重点建设专科5个,贵港市医疗卫生重点学科13个、重点建设学科2个。贵港市急救中心、临床检验中心、内镜中心、高压氧治疗中心、血液净化治疗中心、肿瘤防治中心、病理会诊中心、偏瘫康复中心、继续医学教育培训中心、贵港市卫校设在该院,胸痛中心顺利通过中国胸痛中心总部认证,建立了ICU、CCU、EICU、NICU、PICU、RICU。配备有德国西门子3.0T Verio磁共振成像仪、德国西门子 128层SOMATOM Definition Flash 双源光子CT、德国西门子单光子发射及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Symbia T16型、美国美敦力术中三维数字化摄影系统(O臂)、美国美敦力Stealthstataion术中导航系统、荷兰飞利浦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DSA)、英国医科达15MV直线加速器、全自动生化-发光免疫流水线检测系统等一大批高、精、尖医疗设备,能够开展一系列高难度的手术及诊疗技术,数字医学与3D打印技术在各科的运用、脊柱微创技术、计算机导航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介入技术、内镜诊疗技术、腔镜、微创技术等达国内先进水平。2018年,门急诊量达139.1万人次、出院病人10.7万人次、住院手术1.9万例次,为贵港市550多万民众的生命健康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目前,医院正沿着“重服务、拼技术、保质量、促效益”的办院方针,朝着“建设国内一流的现代化人文医院”的目标迈进!
近十多年来医院急诊医学学科从一个“24小时门诊+急危重症转送站”模式转变为“院前急救+院内抢救+重症监护病房”一体化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健康中国战略2030提出创新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模式,引导三级公立医院逐步减少普通门诊,重点发展危急重症、疑难病症诊疗。医院自2017年以来,以危重症为重点,创新急诊急救服务。
扎实推动五大医疗中心建设及运行
贵港市人民医院急诊科(贵港市急救中心)自1997年成立以来(贵卫医[1997]17号关于成立贵港市医疗急救中心的批复),作为挂靠单位为贵港市医疗急救事业发挥了坚强的后盾作用。也是贵港市唯一一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学科设置齐全,技术力量雄厚,目前拥有2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4个自治区临床重点建设专科,13个市级重点学科、2个市级重点建设学科,10多个市级诊疗中心,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322人,高级职称297人,各个学科发展相对成熟,并有多个学科组成的专家群,急危重患者的救治成功率高,院前及院内急救水平同步发展。
急诊科(贵港市急救中心)担负着全市及周边县市500多万人口的院前急救及危重病人医疗急救任务,年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0多起,年急诊量达15万人次,年出诊量达1.1万次,应急救援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自2017年以来,扎实推动五大医疗中心建设及运行.
胸痛中心:
2018年2月22日,完成中国胸痛中心的注册,正式启动胸痛中心建设工作。2018年12月本院获得国家级标准版胸痛中心授牌。
卒中中心:
2015年6月医院神经内科获得中国卒中学会“卒中中心”授牌,急诊科同步为卒中患者建立起卒中急救绿色通道,2016年6月医院神经内科再次获得中国卒中学会的“卒中中心”(有效期为2016年6月到2019年6月),神经内外科、急诊科、放射科、检验科等多科合作持续优化各种流程,2019年3月25日,本院正式启动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工作。2019年5月2日本院通过高级卒中中心预申报审核,2019年10月份完成了卒中中心网上资质认证。建设目标争取到2020年上半年通过国家高级卒中中心认证。
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2018年12月18日,医院获得贵港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颁发的市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
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2018年12月18日,医院获得贵港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颁发的市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
创伤中心:急救中心已有4个医生(含科主任)获得中国创伤培训CTCT合格证书,2019年3月,医院着手筹划建设创伤中心,并培训急诊科创伤专业救治人员。
以胸痛、卒中中心为抓手,提高急诊环节质量控制,创新急诊急救服务,完善急危重症救治体系
急诊科是医院中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急诊科的工作可以说是医院总体工作的缩影,直接反映了医院的急救医疗、护理工作质量和人员素质水平。其中,急危重的患者以心脑血管危急重症居多,急诊科以胸痛、卒中中心为抓手,提高急诊环节质量控制,创新急诊急救服务,完善急危重症救治体系。
组织规范:健全胸痛、卒中中心组织机构,构建一体化救治体系
医院制定胸痛、卒中中心任命书、承诺函及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每个阶段的工作任务,2个中心均专门成立了以院长为主任、业务副院长为副主任,其中胸痛中心以心血管内科主任为医疗总监,急救中心主任为副总监,卒中中心以神经内科主任为医疗总监,神经外科主任、急救中心主任为副总监,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和业务科室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组织架构。每月院务会、科主任会议进行汇报进度,并定期召开胸痛、卒中中心建设协调会。
流程、行为规范:制定并执行统一、规范的流程
胸痛、卒中中心均各自制定相关约40多个诊治流程,从患者院前、入院开始各个环节制定了详细的流程,包括鉴别诊断流程、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流程、起病6小时内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及急诊血管内介入诊疗流程等,保证各个环节均有流程指导;全面开展培训工作,院内全员培训,核心科室反复培训,并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抽查。
时间规范:建立、执行以时间节点为主要的质控指标,保证时效性优势
制定时钟统一管理制度,并进行时间管理系统的使用,在急诊科、心内科10楼、神经内科、CCU、神经重症科、导管室等主要核心科室增设连接北京时间服务器的时钟屏,确保各关键诊疗环节的时间节点记录的准确性,同时也随时提醒当班医护人员为急性胸痛、卒中患者的诊疗尽可能的赢取时间。
建立4个胸痛中心时间节点质控指标:①首份心电图时间<10min
②首次肌钙蛋白时间抽血时间<10分钟,出报告时间<20分钟③导管室激活时间<30分钟④患者到达大门时间到导丝通过时间<90分钟;
建立7个卒中中心时间节点质控指标:①到院-医师接诊时间≤10分钟②到院-首次头颅CT检查完成时间≤25分钟③到院-血常规、血糖报告时间≤15分钟④到院-头颅CT、血生化、血凝四项报告时间≤45分钟⑤到院-静脉溶栓用药时间≤60分钟⑥到院-股动脉穿刺时间≤90分钟⑦股动脉置鞘-闭塞血管再通时间≤90分钟。
信息规范,建设“从呼叫第一时刻”开始的信息化网络平台
建立了胸痛、卒中中心完整的信息系统,建立院前医疗急救中心与院内急诊的信息共享机制,实现院前-急诊-院内多科信息无缝链接,在医院各管理系统上信息科、质控科、管理部门等进行一站的数据收集、分析、整合,部分数据收集分析自动化,也使工作质量PDCA得到持续改进,为多模态、多视角的整合经验总结提供数据支撑,并为进一步实现大数据发展提供科学平台。
空间、硬件设施规范
急诊科空间由原来的1000㎡扩大中心建筑面积3000 ㎡,共分三层楼:负1楼为120指挥调度中心,1楼为急诊诊区、抢救室、输液室、急诊药房、B超室、DR室、CT室,2楼为急诊留观病房和重症监护病房,急诊科构建一站式服务。120院前急救配置全监护型救护车9辆,120车并配备监护仪、电除颤仪、心电图及POCT,在满足快速转运同时,能超早期院前诊断,并实施院前早期治疗如胸痛中心“一包药”、胸痛患者室颤电除颤,院内救治急诊科抢救室设置专用胸痛单元、卒中单元,急诊科配备体外人工心肺机(ECMO)、床边血透机、B超机,2019年成功开展3例危重患者的ECMO救治,实现了ECPR下高质量的心肺复苏术。
多学科整合规范,完善管理制度
搭建以急诊为平台的MDT模式,以病人健康为核心的整合医学,建立院前急救队伍、专业技术团队、专业专家团队,多学科主动参与、有效联动,从单打独斗到团队协作共赢,既有有急诊科的科内协作,又有科间协作,从专业发展到跨界联动,学科内外协作能力得到提升,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如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联合例会制度、联合会诊制度、联合查房制度等。
区域内急救体系全覆盖
胸痛、卒中中心培训覆盖至区域内各乡镇卫生院,共培训15家卫生院,7家二级医院(覃塘区人民医院、港北区人民医院、骨科医院、中医院、贵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平南县第二人民医院、桂平市中医院)。培训胸痛、卒中知识及诊治流程,让所有的医护人员都了解胸痛、卒中的重要性,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卒中的救治方式,建立了3个胸痛中心学术交流微信群及1个卒中中心学术交流微信群,4个微信群交流人员人数达2000人,实现了区域内急救体系的全覆盖,建立了完备的全天候、立体的急救网络体系,实现院前医疗急救中心与院内急诊的信息共享,建立起急危重症患者救治体系和院前院内信息共享网络,实现急危重症患者医疗救治快速、高效、高质量。同时大力对公众宣传,采取义诊、媒体等方式宣传,多次到凤凰街华隆超市、马草江社区、小江社区、新世纪广场等社区对群众进行义诊,深入社区,提高公众知晓率,提高胸痛、卒中病人120呼叫率,共发放胸痛、卒中中心宣传手册1000余本,惠及1000余人民群众。(贵港市人民医院供稿)
- 人民健康APP
- 人民好医生APP
热门点击排行榜
联系我们
人民健康网微信 微信号:rmwjkpd 公众号:人民网健康 |
人民健康网微博 微博昵称: 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
电话:010-65367951 邮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