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人民医院践行现代医院管理 实现综合能力提升
江苏省江阴市连续十六年蝉联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第一名,被誉为华夏“资本第一县”、“制造业第一县”。经济上较为富足的江阴人,在医疗服务需求方面,自然对优质医疗资源有着相对更高的要求。同时,江阴市地处长三角苏锡常都市圈,位于沪宁线几何中心,与周边大城市均在一小时左右的交通圈内,群众异地就医非常便捷。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县医院的发展显然有着现实的压力,而要在县域层面实现“大病不出县”的目标,更是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江阴市人民医院是一家始建于1897年的百年老院,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如今已发展成为江阴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该院是国家级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目前设有城中和敔山湾两个院区。
近年来,江阴市人民医院积极发挥县级公立医院的龙头作用,通过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以信息化管理为支撑、以同质化管理为标准,在医教研各方面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带动了县域综合医疗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目前江阴城乡居民县域内就诊率达90%以上,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
强化建章立制,着力推行现代医院管理
制定医院章程,明确内部管理规则。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78号)、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开展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省级试点的通知》(苏卫体改〔2019〕5号)等相关文件要求,为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医院根据相关指导规范,组织制定了医院章程,针对医院内部组织管理架构、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等方面制定了科学、严谨的规范条文,推进医院管理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实现质量、效率、安全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逐步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医院运行管理机制。
创新管理方法,严抓医疗质量与安全。医院创新质量管理方法,强化医疗质量管理与患者安全管理。根据质量与安全管理的需求,结合医院实际,实现信息化的常态质量管理。利用临床知识库系统监测医嘱、处方与合理用药等关键诊疗环节,强化医疗质量监控。护理管理方面,运用PDCA理念全面开展日常三级(护理部-大科-科室)护理质量控制;运用查检表建立五大项150余条护理质量标准,给临床护理建立工作标准及行为准则。组织全院护理单元学习并运用品管圈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多次在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获奖。院科两级管理方面,改进行政查房制度,组织受查科室开展自评及各个职能科室对受查科室一定周期内的工作进行评价并召开由院领导参加的汇总分析会,所有评价用客观数据说话,通过数据来帮助业务科室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会后跟踪落实整改和反馈情况,做到PDCA持续改进。
目标管理导向,推进全员考评出效能。医院从2004年起开始推行科主任考评,并逐步扩展到各级各类人员考评。这些年来,医院始终坚持以全员考核评价体系为抓手,强化目标导向,落实科学管理。各系列考评指标的设计涵盖了医院管理的核心要点,目标明确、责任清晰,指标权重的设置充分体现了医院管理的目标导向。同时,医院将各级各类人员的考评结果作为行政职务聘免、业务职称晋升和聘任、评优荐优、干部选拔、外出进修深造、岗位调整和聘用的主要依据。医院实行严格的考评奖惩机制,以中层干部考评为例,除了对考评优胜者予以奖励以外,严格执行连续两年末位淘汰制。考评制度的实施,对于被考评者既有压力、更有动力。经过多年实践,全体员工的主动作为意识明显增强,各临床、医技科室的医疗技术与内涵建设水平大幅提高,全员考评已经成为医院落实精细化管理,大力推进医院综合能力建设的有效路径。
加强药事管理,促进合理用药降成本。医院持续开展临床合理用药的专项评价和分析,进一步完善抗菌药物、基本药物等合理用药的长效管理机制;持续推进辅助用药的总量控制和信息化管控;对医保控费、人均药品费用超标病例进行合理用药审核,促进临床规范合理使用药品,进一步降低用药成本。2018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各项监测指标均符合三级综合医院抗菌药物管理的要求。同时,进一步限制多种重点监控药品的联合使用、限制采购量与合理用药监控并举。2018年,辅助用药注射剂金额同比下降了11%,占全院药品的比例同比下降3%。
加大投入力度,信息化建设成效卓著。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按照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进行设计,以优化就诊流程、提高医疗质量、满足临床业务需求、满足医院管理和决策为出发点,全面开展医院信息化建设。至今已经形成了以万兆光纤为主干、千兆到桌面联通城中院区、敔山湾院区的两院四中心双活数据中心系统。已建成具有一个中心(数据中心);两网(内网和外网)、两卡(医疗卡和内部员工卡);五大业务平台(医疗业务平台,客户关系管理平台,供应链管理平台,知识协作平台,管理业务和决策支持平台);两大体系(管理信息和临床信息)以及包含110多个子系统的数字化医院。医院以集成平台为核心,满足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建立了远程医疗信息系统。2015年,被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评定为“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五级医院”称号。2018年,被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评定为“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等级‘四级甲等’医院”。
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县域医疗技术水平
加强学科建设,努力打造重点专科。医院高度重视并实施“三名”战略,依托重点专科建设,打造全面质量提升的亚专科群发展。医院实行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实施方案,围绕医院原有优势专科,提升专科等级,努力发展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目前已有骨科、消化内科、中西结合肿瘤科、心血管内科四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以及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两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医院立足各专科实际,在科研教学方面制定个性化的战略,依据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的数量及科室的构成比例,要求博士、硕士完成一定的临床科研任务,促进临床专科医教研综合能力的提升。
重视点面结合,建设县域专科联盟。为进一步加强区域专科建设,医院牵头各基层医疗机构,组织相关临床专科先后成立了江阴市妇科专科联盟、江阴市内分泌专科联盟、江阴市肿瘤专科联盟、江阴市卒中中心联盟、江阴市乳腺甲状腺肿瘤诊疗联盟、江阴市呼吸与危重症医疗联盟、江阴市眼科联盟。各联盟单位充分利用这一业务平台,推进专科建设的统筹规划和医疗协作水平,助力县域范围临床专科综合服务能力的提升。
创建五大中心,提升区域急救能力。近年来,医院把创建新形势下的临床诊疗中心列为重点工作之一。2017年,医院成功创建国家级胸痛中心,以此为平台进一步优化了救治流程,强化了多学科协作,使急性胸痛患者得到了高效快速的联合筛查、诊治。通过认证至今,胸痛中心所有胸痛患者均能在10分钟内完成首份心电图,并通过系统实时上传,所有胸痛患者均能在20分钟内获取快速心肌坏死标志物(肌钙蛋白)测定结果。患者绕行急诊比例显著提升,整体平均D-to-B时间由100分钟缩短至85分钟左右,大大提高了急救能力。在此基础上,医院高度重视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中心、危重症新生儿中心创建的相关工作。2019年5月,卒中中心荣获国家脑防委颁发的高级卒中中心称号。卒中中心以多学科协同联动,不断优化急诊溶栓、取栓绿色通道流程,建立健全各种软硬件设施,有效缩短了脑卒中患者从入院到脑血管有效开通治疗的时间,降低了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
规范诊疗行为,助力支付方式改革。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及《江苏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7版)》的相关要求,医院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并在全院逐步推行日间病房(手术)的管理模式,目前已有普外科(乳甲)、消化内科、肿瘤内科等科室开展。该模式极大地方便了患者就医,提高住院床位使用率,缩短了患者等候及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此外,医院依托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优势,于2016年完成了DRG推进所必须的病案首页信息、电子病历的智能结构化诊断系统的信息化改造,2017年,在政府的主导和推动下,医院在江苏省首家开展以DRG支付方式改革的实际操作。在此基础上,依据DRG评价的能力建设、效率建设、质量安全指标,构建卫生健康委层面、医院层面、科室层面三个维度的个性化指标设定,构建了DRG绩效评价平台。2018年,医院DRG组数719组,入组率98.95%,平均CMI值达到1.065。通过医保DRG支付改革的执行,医院临床路径病种、入组率、完成率进一步提升,进一步规范了临床诊疗行为。2018年,总计29个专科129个病种纳入临床路径管理,全院临床路径的入组病人22986例,入组率达到50.89%,完成病人数22637例,完成率达到50.21%。
引才育才结合,打造高层次人才梯队
加大培养力度,搭建人才发展平台。医院坚持自主培养与重点引进相结合,以加强学科带头人培养和学科团队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措施和人才激励机制。医院制订了一系列扶持专科建设、加强人才培养的制度政策,如《江阴市人民医院科技创新奖励办法》、《江阴市人民医院开展医学新技术引进项目管理办法》、《江阴市人民医院培养和引进人才管理办法》、《江阴市人民医院学科、学术带头人遴选标准》、《江阴市人民医院专科后备人才遴选条件及培养办法》等,在加强学术学科带头人与专科后备人才的选拔与培养、构建合理人材梯队并实施动态管理的同时,加大对重点人才、重点学科(专科)、科研立项、科技成果、新技术新项目和高等级学术论文的奖励力度,鼓励专科人才不断提升自身学术水平。医院搭建国际交流平台,与多家国(境)外知名医疗机构签订交流合作协议,定期选派临床及职能科室业务骨干出国(境)学习研修。医院现有高级职称559人,博士、硕士研究生478人,博士后3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4人。医院有中华医学会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8人,其他国家级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47人,江苏省医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40人,无锡市医学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21人,江苏省“333”人才2人,江苏省“科教强卫”青年人才9人。在科研学术成果方面,过去五年,医院共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45项,江苏省卫生厅、无锡市卫生局新技术引进奖15项,各级科研立项181项,连续多年获得国自然基金项目,发表论文共2816篇,其中SCI论文195篇,中华级117篇,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均显著提升。
坚持教学相长,创建国家级规培基地。医院自1993年开始进行规范化培训工作,是江苏省较早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试点医院,2008年成为江苏省卫生厅首批通过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及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13年成为江苏省全科医生培养省级示范临床基地。2017年,医院创建成为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盐城市建湖县人民医院、盐城市东台市人民医院成为规培协同单位。目前,在医院基地培训的学员共有205名,通过二十余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临床实践积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组建医疗集团,深化紧密型医联体建设
紧跟政策导向,组建紧密型医联体。为推进“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2014年9月,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统筹指导下,根据江阴市政府《关于印发江阴市医疗联合体建设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澄政发〔2014〕62 号),正式组建江阴市人民医院医联体,医联体各成员单位以技术帮扶和管理指导为纽带,属于松散型模式。2018年12月,为进一步深化医联体成员单位合作共建内涵,切实推进分级诊疗,提升县域医疗综合服务能力,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32号),江苏省卫计委《关于加快推进紧密型医联体试点工作的通知》(苏卫医政〔2018〕54号)等相关文件精神,正式组建江阴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集团含15家成员单位,其中三级医院1家、二级医院2家、一级医院2家、卫生院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家。医疗集团作为紧密型医联体的一级法人实体领导机构,下属公立医疗卫生单位为二级法人机构。医疗集团分别同多家成员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签订了院府合作协议,明确了双方的权利义务,从政策层面保障了各项工作的可持续推进。
组织制度创新,完善集团运营管理架构。根据上级有关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目标,参照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制定了江阴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章程。章程作为集团运行、发展的纲领,明确了集团决策议事规则、部门职能职责、成员单位的权利和义务等。集团总部搭建了“一会七部五中心”的运营管理架构,成立理事会,设党政工作部、人力资源部、业务管理部、药械管理部、信息管理部、财务管理部、后勤保障部七个职能机构,推进集团各成员单位行政、人才、业务、医保、药品、信息、绩效、后勤等“八个合一”的统筹管理。集团还建有检验检测、影像诊断、病理诊断、消毒供应、远程会诊五个资源共享型中心,实现以同质化管理为目标的优质资源共享。
强化日常督导,确保有目标有落实。根据省、市、县有关医联体建设考核要求,完成了省级下达50项考核指标、市级下达22项考核指标、县级下达36项考核指标的任务分解。在此基础上,组织集团各部门经深入调研,制定了全年度工作计划和每季度目标进度,建立了集团职能机构办公例会制度,定期召开月度工作推进会,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协调多部门协作,确保集团各项工作任务按照标准和时间节点有序推进。
优化工作抓手,名医工作室落户基层。集团利用龙头医院地市级名医的技术水平和影响力在基层成员单位挂牌设立名医工作室,常态化安排名医工作团队赴挂牌医疗机构开展诊疗工作,满足当地群众的就医需求。此外,针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房少,而慢病门诊需求大的特点,集团派遣龙头医院内分泌科、心内科等专科医务人员下沉帮扶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引导患者就近就医。
强化业务质控,推行同质化管理。集团内执行统一的医疗业务质控制度,以纵向管理为纽带,从医疗、护理、院感等各相关层面统筹推进医疗业务管理的同质化。龙头医院对集团各成员单位医疗技术准入违法违规行为开展专项排查,对医疗质量开展季度专题检查调研,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督导整改。此外,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针对各成员单位的临床护理规范督导、医院感染管理质控检查,列出问题清单,监督落实整改。
立足资源共享,建设资源共享中心。集团建有检验检测、影像诊断、病理诊断、消毒供应、远程会诊五大资源共享中心,由业务管理部负责统筹管理。今年1月至7月,扣除龙头医院业务,消毒供应中心面向基层处理器械包127656个,检验检测中心面向基层检测标本123243份,影像诊断中心面向基层完成普放会诊2373人次、CT及磁共振会诊13604人次,病理诊断中心面向基层完成病理标本检测342份,相关工作量均较上年同期有明显增长。此外,远程会诊中心在视频会诊功能基础上搭建医疗集团内信息平台,实现成员单位全网信息互通互享,共享有典型意义的病历、案例分析、手术录像等医学教育资源。
坚守公益责任,改善与延伸医疗服务
优化就诊流程,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一是完善预约系统,大幅提高预约率。普通门诊继续推广分时段预约,目前网上预约、微信预约、省平台预约、诊间预约、现场预约和出院复诊预约都实行分时段预约转号。二是推进江阴市智慧卫生“银医通”项目,进一步优化患者就医流程。实行“先诊疗后付费”模式,所有诊疗过程结束后统一进行结算,减少了患者排队次数,优化了就诊体验。三是实现医院微信公众号的预约挂号、检验检查报告查询、费用明细查询、体检报告查询等功能,实现自费患者门诊在线支付、自助设备或人工窗口支持微信或支付宝扫码支付等功能。
落实减免政策,彰显公立医院公益属性。作为一家县域内最大的综合性公立医院,医院建立了急诊绿色通道制度。同时,每年大约有280万资金用于社会公益事业,其中包含低保、劳模诊察费、护理费、床位费减免,60岁以上老人门诊诊察费减免,急诊“三无”人员医药费减免,突发公共事件受伤患者人道主义援助,住院“三无”病人医药费及支付家政公司陪护费减免等。
重视对口支援,提升受援医院综合能力。医院承担对口支援新疆霍城县第一人民医院(江苏医院)任务10余年,并相继对口支援陕西省洋县医院、潼关县人民医院、延川县人民医院、汉阴县人民医院。指导协助潼关县人民医院医、延川县人民医院完成二级甲等医院复审,帮助潼关县人民院成功创建该院首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帮助每家受援医院开展了多项新技术新项目。对口支援工作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为贫困落后地区的患者解决了“看病难”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为受援医院培养了一批医疗和管理人才,为当地医疗服务能力的可持续提升打下了扎实基础。
新时代、新征程,县级医院综合能力提升之路任重而道远。江阴市人民医院将始终坚守公立医院的公益责任,本着为人民群众健康福祉而奋斗的宗旨,积极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持续完善精细化管理的路径和方法,不断提升医院的综合能力,努力把医院建设成为“技术更先进、服务更完善、政府更放心、群众更满意”的现代化三级甲等医院,为县域医疗卫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江阴市人民医院供稿)
- 人民健康APP
- 人民好医生APP
热门点击排行榜
联系我们
人民健康网微信 微信号:rmwjkpd 公众号:人民网健康 |
人民健康网微博 微博昵称: 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
电话:010-65367951 邮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