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颈动脉狭窄,剥脱还是介入

总体来说,内膜剥脱术为首选,年轻患者则两者均可

2019年08月20日14:18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肿瘤科主任 蔡 润 □唐荣华

颈动脉是血液流向大脑的一个通道,对维护大脑正常功能有重要意义。当各种原因造成该通道内部管径变小时,就被称作颈动脉狭窄。

导致颈动脉狭窄的原因有动脉粥样硬化、慢性炎症性动脉炎、纤维肌性发育不良、颈动脉迂曲等。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是主因,占90%以上,其形成的斑块还可能不定时脱落。这就好比热水器出水口的水垢一样,逐渐增大,导致出水口越来越窄,偶尔还会有小块水垢掉落到水杯里形成沉渣。不同的是,脱落的水垢我们可以倒掉,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却只能任凭脱落的斑块在血管中“逍遥”,最终堵在血管远端的管腔中。

目前,我国因危险因素控制不佳导致脑卒中的患者正在年轻化,40~64岁劳动力占50%,高血压、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等都可成为诱因。与血压正常者相比,有高血压的人患脑卒中的危险性要高4倍,收缩压比舒张压具有更强的负相关。吸烟和颈动脉狭窄的发生有明确相关性,其严重程度和吸烟量呈正比,大量吸烟者脑卒中的危险性是少量吸烟者的2倍,其危险性在停止吸烟2年内明显减弱,5年后恢复到不吸烟时的水平。糖尿病也可增加颈动脉狭窄风险,血糖控制良好者能明显降低脑卒中发生几率。高脂血症虽然和脑卒中的关系不确定,却与颈动脉狭窄相关。

根据症状,颈动脉狭窄可分为有症状性和无症状性两种。前者表现为既往6个月内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一过性黑朦、患侧颅内血管导致的轻度或非致残性卒中(对侧偏瘫、失语)等一项或多项临床症状。后者在既往6个月内无上述症状,最多只有头晕或轻度头痛表现。确诊颈动脉狭窄常用检查包括颈部血管超声、CTA(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

临床上,颈动脉狭窄的治疗分为非手术和手术两种。非手术治疗主要为降压、降血糖、降脂、抗血小板等药物治疗,以及戒烟、锻炼、减肥、控制饮食等非药物治疗手段。手术治疗的指征则需要考虑有无症状。有症状者,无创检查狭窄度为50%~69%时,可考虑手术治疗;狭窄度≥70%或DSA发现狭窄度≥50%且无禁忌者,需要手术治疗;无症状者,无创检查狭窄度≥70%或DSA发现狭窄度≥60%或无创检查狭窄度虽然<70%, 但检查却提示病变处于不稳定状态的,也要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目前有两种: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和颈动脉支架血管成形术(CAS)。前者即常说的开刀,后者为介入手术或微创疗法。总的来讲,医生多建议首选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年龄在70岁以上、斑块不稳定者、符合治疗指征的有或无症状者都首选该疗法;年轻患者、斑块稳定者,两种方法效果比较平均,可根据所在治疗中心的技术水平来具体定夺方案。(熊志翔)

(责编:李轶群、杨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