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远离“冰箱病”冰箱用对了才行

2019年08月16日16:38 来源:健康报网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所 王丽丽

“冰箱病”是指人以不适当的方式食用了存放在冰箱中的食物后,出现的腹痛、腹泻、呕吐等肠胃道不适反应。

“冰箱病”的原因有两个

一方面,冰箱取出的食品温度与人体温度相差较大,若快速进食,可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导致生理功能失调,诱发头痛、上腹阵发性绞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另一方面,很多人习惯性地认为冰箱就是“保险箱”。食物储存在冰箱里是安全的,无论是生、熟食品,只要放入冰箱的食物就不会腐败变质。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其实,冰箱内存活着种类丰富的微生物,一些嗜冷菌在低温、低氧环境中都能生长,冰箱中存放的食品成为其重要污染源,如果食用不当就可能会导致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如何预防“冰箱病”

食物放一段时间后再食用 从冰箱取出的食物,如冷饮、冷食等,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再食用。对于能加热的食物,如熟食等,应彻底加热后再食用。

特殊人群少食冷食 儿童、孕妇、老年人、免疫力低下人群以及脾胃虚弱、消化能力较差的人尤其要注意,最好少吃或不吃冷饮、冷食。

定期清理冰箱 冰箱应定期清理、除菌,夏季建议每周一次。正确的流程是断电、清空,用小苏打或者洗洁精彻底清洗冰箱内部,并风干。冰箱门上的橡胶密封圈和缝隙也要记得清洗。

食品分区摆放 冰箱内的食品摆放应分区分类,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可用塑料袋、保鲜膜或保鲜盒封装。

食物不宜摆满 冰箱内食物不要放得太满,要留一些空隙,以保证食物内部达到理想温度。

食用前检查食品质量 冰箱食品存放的时间不宜过长。食用前,应检查食品质量,尽量食用新鲜食物。

(责编:李轶群、杨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