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移植让“短肠”延长
喻文苏 杨莉梅
不久前,在四川省人民医院病房,29岁的范先生在医护人员指导下终于能进行活动和锻炼了。4月30日,从范先生父亲体内获取的1.8米长小肠被移植到范先生体内,目前两人都在顺利康复中。
几年前,范先生因病进行了两次小肠切除手术,但肠衰竭并未得到抑制,反而越来越严重。今年年初,他再次因病住进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肠功能严重萎缩,如果不进行小肠移植,生命将面临威胁。该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赵高平说,短肠综合征是肠功能衰竭最常见的类型,正常人的小肠长度大多在4米~7米,如果少于2米即被称为“短肠”,而范先生的小肠已属于“短肠”。
“目前,全国仅有几家医院做过小肠移植手术。”赵高平说,“小肠移植现在有3种形式,自体移植、尸体移植和亲体移植,在经过配型后,范先生的哥哥和父亲与他的匹配度达到50%,最后范先生的父亲成为范先生移植的供体。”4月30日,在多学科配合下,从范先生父亲体内取出的1.7米长小肠被移植到了范先生身上。
据了解,国内自1994年开展首例尸体供者小肠移植之后,迄今共完成小肠移植手术接近40例。1999年成功施行国内首例亲属供肠的活体小肠移植,目前共完成此类手术16例,患者最长存活时间已经接近20年,成为国际上存活时间最长的“换肠人”之一。我国约有5.9万名此类病人,过去20年全球共完成各类小肠移植手术约3000例,小肠移植病人的总体1年和5年生存率接近80%和60%。
- 人民健康APP
- 人民好医生APP
热门点击排行榜
联系我们
人民健康网微信 微信号:rmwjkpd 公众号:人民网健康 |
人民健康网微博 微博昵称: 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
电话:010-65367951 邮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