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滨燕:医药创新和成果保护是国民健康的“硬通货”
王滨燕 深圳市长卿医学研究院副院长 |
3月11日,深圳市长卿医学研究院副院长王滨燕教授做客由健康时报和人民网、人民健康主办的2019全国两会“健康中国人”系列圆桌论坛。在“加大医药创新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题论坛上,王滨燕指出,医药创新首先是要解决国民重大的健康需要。
“国家对新药的支持,保证了新药很快在市场、临床、社区得到应用,使得大量患者受益。”王滨燕说,中风是中国在全球排名第一的重大慢病,70%中风存活人群会留下难以恢复的残疾,是我们国家新发残疾最重要的来源。同时,中风在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所导致的贫困中也是占据首位。当前农村增长明显,并且呈现年轻化趋势。
王滨燕说,创新是创造性和新颖性及实用性的集合,创造性尤其要体现对社会进步的影响力。H型高血压发生中风风险比正常人可高达28倍,我国约有2亿患者,时刻受到中风、致残和致贫更大的威胁,创新帮助了广大医生和患者有了更深的认识,掌握了更有力的武器。谈到新近批准上市的国家重大创新成果,王滨燕介绍说,第二个国家一类新药得到了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的支持,为自2015年7月22日国家药监局实施严格临床核查以来批准上市一类新药中的唯一一个国产心血管疾病一类新药,与第一个国家一类新药互补,共同从H型高血压入手预防中风,十三五期间我们将通过开展上市后研究实现持续创新。
复方新药同时提高控制多种危险因素的依从性和效力,使心血管疾病发生率降低更大。药物经济学家算过一笔账,对我国最可能获益的5600万高血压患者来说,复方新药将比单用降压药多减少100万中风患者(每年减少22万),节省至少100亿元(每年约22亿元)的直接医疗经费支出。对8亿农村人口和欠发达地区来说,从预防角度复方新药物简化了治疗方案,降低了药物治疗总体费用,将更适合和保护农村基层医疗,提高慢病防治的效率和效力,多快好省,非常实用。
王教授谈到,国家政策若把这样对社会健康和医药科技进步影响潜力巨大的创新药物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成为临床常用药,无疑会极大方便广大医生和患者及时获得更好的药物治疗,获得国家重大创新的红利。这对遏制我国中风高发态势,助力控制中风巨额医疗费用和社会保障成本,打赢扶贫攻坚战,建设健康中国,保障持续创新发展活力,意义现实又深远。
谈到医药创新的核心,王滨燕认为,创新是协同、共同的创新。创新不是为了新而新,而是为了解决重大的临床和预防的问题。因为疾病是复杂的,所以我们从病因学的角度出发,防患于未然出发。比如中风的研究,不仅需要从疾病的环境、遗传、营养各个方面研究,也需要心血管、脑血管、肾脏各个学科的共同参与。在这个漫长艰苦的过程当中,还有政府、研究人员、专家、学生、大学、医院、社区等多层次的合作。
另外,创新不是做一次就结束了,是在不断研究、不断探索的过程当中形成系列的创新。只有对各种危险因素不断的挖掘,才能对剩余风险进行精准的识别和有效的预防。
- 人民健康APP
- 人民好医生APP
热门点击排行榜
联系我们
人民健康网微信 微信号:rmwjkpd 公众号:人民网健康 |
人民健康网微博 微博昵称: 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
电话:010-65367951 邮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