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哮喘药吃吃停停 肺“沉默”险丢命

2018年11月16日09:17 来源:广州日报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目前我国14岁及以上青少年和成年人哮喘患病率为1.24%,其中重症哮喘占5.99%。重症哮喘患者住院和急诊就医频率明显增加,是造成哮喘治疗费用增加和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日前,年仅30岁的陆先生就因为重症哮喘发作,一度处于“沉默肺”状态,病情危急,让他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相关医护人员经历了一场与死神的竞速赛。

不久前,陆先生因重症哮喘发作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留观转入呼吸科病房,其间经多次静脉激素抗炎、雾化、抗感染等治疗后,仍反复出现气促、大汗淋漓等症状。

第二天,陆先生出现呼吸衰竭,病情危急,经市一医院ICU主任曾军会诊后,建议立即转ICU行ECMO(体外膜肺氧合,俗称“人工肺”)治疗。经2个半小时的积极抢救后,ECMO成功开始运转,患者血氧缓慢回升至96%。此时,陆先生呼吸运动、呼吸音均已经完全消失,潮气量处于0~4毫升之间,处于名副其实的“沉默肺”状态。

什么是“沉默肺”呢?“沉默肺”指严重哮喘发作时,哮喘音减弱,甚至完全消失,是病情危重的表现。市一医院ICU主任医师陈裕胜介绍,此时纤支镜下见陆先生的气道呈持续性痉挛状态。

好在最后经过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陆先生的病情终于好转,康复出院。

在住院过程中,医生通过追问陆先生及其家属得知,陆先生从小就有气促症状,但直到4年前才到医院就诊,被确诊为“支气管哮喘”。加上其间他不规律地口服药物以及自行停药,症状持续加重也未予重视,最终导致此次病发住院。

曾军介绍,95%的哮喘都可以通过医生的用药方案和病人的自我监控得到很好的控制。但在临床中经常发现一些哮喘病人发作时才用药,病情一好转就擅自停药,这种间断用药导致药物在体内无法维持应有的浓度,病人哮喘发作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曾军提醒,患者要谨遵医嘱,规范用药,当在原有控制药物情况下出现哮喘控制不佳,或出现急性发作不能缓解时,应及时到医院就医,且不能自行停药,以免加重病情,威胁生命。

减少接触过敏原是预防哮喘的关键。曾军建议,有过敏病史的患者,平常除规范用药外,也要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室内清洁,勤晒被褥,经常开窗通风,避免与宠物接触,避免被动吸烟等。

另外,冷空气可刺激呼吸道黏膜感受器,产生异常冲动而致气管痉挛,诱发哮喘,故在秋冬季节,患者除注意加强保暖、及时添加衣服外,还要尽量避免与强冷空气接触。(全媒体记者伍仞 通讯员魏星)

(责编:许心怡、许晓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