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丧偶后半年内另一半死亡风险增高!60岁以上老人最危险

2018年11月15日07:50 来源:人民网-健康时报

  美国前总统乔治·H·W·布什在妻子葬礼的第二天便入院接受治疗。这世上最大的悲伤,莫过于挚亲离去,而丧偶之痛更是雪上加霜,意味着下半生的踽踽独行。近日,美国格拉斯哥大学的一项研究通过对4000对夫妇的跟踪调查,发现在配偶去世之后六个月内,另一方死亡的风险增加了三分之一。

  超过2个月的悲伤要当心!

  “亲人刚刚亡故时会比较强烈,一般随着时间推移,两个月后会逐渐好转。”中日医院心理门诊副主任医师王彦玲介绍,如果情绪持续超过两个月未好转,就可能会演变成慢性抑郁,主要表现为自私、孤僻、悲观等,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

  不幸丧失亲人的人会出现居丧反应,这是一种因亲人亡故而出现的急性应激反应。丧偶者往往精神状态不好,可能会在生理、心理等多方面出现很大改变。生理上会感到头痛、筋疲力尽等;心理上变得悲伤、愤怒、内疚、孤独,甚至是绝望等。

  丧偶,老年比中年死亡率更高

  “半年内,老年丧偶要比中年丧偶死亡率更高。”王彦玲副主任说,60岁后的老人心理承受能力逐渐变差,更不容易从丧偶的悲痛中恢复,更易出现生理和心理问题。

  “从心理上来说,失去爱人,是夫妻间习惯的生活模式被打破了。”王彦玲副主任介绍,失去配偶与失去父母、子女后的感情,还是有所差别。在临床上,她曾诊治的一位丧夫的妻子。这位妻子从前非常依赖丈夫,生活琐事都由丈夫负责。有一次,两人过马路,丈夫被车撞死了,妻子身体虽无大碍,但还是在床上躺了两年,状态非常差。究其原因,是她总怀念以前的生活,适应不了现在。这种情况必须及早诊治。

  走出悲伤要重建生活模式

  对于丧偶的人来说,沉溺于过去只会徒增悲伤,必须要和现实和解,学会自我调节,包括多倾诉,减少情绪淤结;把逝者的东西收起来,避免睹物思人;有条件的可以去旅游,换个环境、换个心情;学会适应现在生活,多出去运动,参加集体活动,恢复正常生活秩序。

  家人也应多些耐心;注意沟通,多倾听,可适当追忆逝者,学会正视问题;多鼓励其多出去活动,融入集体中;帮助解决生活中实际发生的困难;多关注丧偶者的心情变化,有异常及时就医。(李颖超)

(责编:许晓华、杨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