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多晚,我等你” 基层医生杜岩光用大爱守护健康
编者按:每一位基层医生都有一段独特的成长经历,他们中很多人凭借朴实的医德医风,在为老百姓身体健康保驾护航的工作中默默地奉献着。在他们身边,一个个感人的医患故事往往于不经意间发生。故事说大不大,诞生于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瞬间,但它们所承载的意义却远远超越了故事本身……
对此,人民健康特别推出“最美基层好医生”系列报道,通过记者的所见所闻,讲述基层医护人员在医疗工作中的喜怒哀乐和人生感悟,从而将更加真实、丰满、富有人情味的医务人员形象展现在广大读者面前。让公众更加了解、尊重医生,同时也在医务工作者群体中进一步弘扬良好的医德风尚。愿医患之间搭建起理解与信任的桥梁,向全社会传递人文关怀正能量。
杜岩光的患者们赠送的锦旗
6月的石家庄,39度的暑气让整个城市都有些昏昏欲睡,但是当记者走进位于栾城区的杜岩光西医诊所时,却感到一阵清凉,同时映入眼帘的,是忙忙碌碌却井然有序的景象。在这间两百平方米的诊所内,诊室、观察室、治疗室、注射室、档案室和药房一应俱全,而杜医生本人正在坐诊,为一位老大娘诊脉。
今年48岁的杜岩光,胖胖的,笑起来眼睛都眯成一条线,这令他穿着白大褂的时候,少了一些冰冷,多了很多亲切。有病人曾送了他一个外号“小杜神针”,因为他扎针灸的技术是远近一绝。
杜岩光为患者诊断
患者口中的 “万能医生” 用热情周到服务病患
今年64岁的于大妈,这日下午正在杜岩光的诊所里复诊,这是她来到杜医生诊所看病的第四个月,虽然把针自她的大椎穴拔出时,她有些紧张和不适,但是拔出针后,于大妈手脚灵活地完全看不出她曾经是个脑梗患者。
“2006年我就得了脑梗,在医院里输了16天液,做了大大小小各种检查和治疗,但是见效不大,后来经人介绍,我就来了杜医生这里,记得是8月8日开始,杜医生给我用针灸疗法治疗,到了第10天的时候,我的行动已经恢复了很多。”于大妈回忆起这段经历,很是感慨。
“杜医生的针灸是扎一天歇一天,一直持续了两个多月,刚开始最严重的时候,我满头、满胳膊、满腿都是针,现在好多了,所以我一直管杜医生叫做‘万能医生’。而且他对病人特别热情、特别有耐心,如果遇到患者交不上钱,他就免除治疗费用,真的是个好医生!”说到这里的时候,于大妈眼中隐有泪光。
同样对杜岩光感激涕零的还有白大姐,她来诊所是为了复诊自己脸上的老年斑,同时调理脸色的。提起为什么会到杜医生的诊所来看病,她分享了自己和杜医生的故事:“今年农历三月初八是我女儿结婚的日子,之前我就想着把头发染染颜色,结果染发剂过敏,导致我脸上的皮肤又红肿又痒,越是临近女儿结婚,我就越着急,去了好多家医院、看了好多个医生,都不顶事。女儿说起她家附近的这个杜医生,赞不绝口,我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了,没想到我初三来看的病,到了初八这天就完全恢复了,没有给我和女儿留下遗憾。所以我特别感谢杜医生。”
对于于大妈和白大姐的病,在杜岩光送走患者后,他告诉记者:“我的爷爷过去就是当地非常知名的中医,我自幼耳濡目染,再加上之后的继续学习,所以对于中医、针灸都有自己的研究和经验。”
他同时指出,针灸是非常考验中医师技术的,胸前、后背分布着人体重要的器官和复杂的神经,下针的位置、深浅、力度事关人命,绝对不能有半分马虎,同时还要考虑到患者的承受力和耐受度去施针。而对于中药调理,除了使用祖传的经典方子以外,主要还辅以人参、党参、白癣皮来调理内分泌。
杜医生(中)和侯医生(左)为患者治疗
“只认钱不治病就不配做医生” 大爱无私为贫困患者义诊
今年是杜岩光在诊所的第二十四个年头,每天早上七点半,他就开始了自己忙碌的一天,而这种忙碌通常会持续到晚上七点,二十余年如一日。在诊所淡季的时候,杜岩光每天的接诊量大概有八十至九十人,而旺季的时候则多达一百四五十人,但是诊所里原来只有他和一名护士,这意味着他们要马不停蹄地“连轴运转”,才不会让患者等待时间过长。“我总觉得,病人本身就承受着极大的痛苦,又赶着这么大老远的来找我看病,我辛苦点儿就辛苦点儿,义不容辞。”杜岩光这样说的时候,眼神十分坚定。
同时杜岩光也无比欣慰:“我很感谢还有很多志同道合的人愿意加入我的团队帮助我,支持我,比如我的新同事侯医生,已经到了退休的年纪,却放弃了清闲的生活来帮助我,还有新来的两名护士也是任劳任怨、非常本分。”
作为一家基层诊所,总会遇到很多贫困患者。“在医生眼中,生命是最宝贵的,人命面前,其他都是小事。医生的职责和使命就是治病救人,遇到病人付不起医疗费、药费的时候,也要全力救治!”杜岩光斩钉截铁。
这些年来,他义诊的贫困患者非常多,“有一个患者我印象很深刻,怪不容易的。她是栾城区附近马家庄的村民,丈夫去世了,家里还有两个孩子,她自己才38岁就患上了脑血栓,血压血脂也都非常高。在我这里治疗了十天,病情很有起色,但突然说不治了,我追问才知道她的家庭情况,我就告诉她说‘钱的事情不用操心,没有钱你也照旧来找我看病,我要是只认钱不治病,我就不配做个医生’。”杜岩光回忆。
杜岩光为患者诊断
“不论多晚,我等你”面对患者不说拒绝
面对来来往往这么多患者,医患矛盾在所难免,对此杜岩光认为:“我十分能够理解患者及患者家属焦虑不安的心情,所以一旦病患和家属出现情绪失控,我会以己度人,不动气、不生气,只做该做的事情,帮助病人渡过难关。”
杜岩光说到这里,分享了一件十几年前的小事:“那天晚上快七点了,我们诊所已经开始收拾东西,有一个家长带着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急匆匆来了,当时我们诊所的设备还不全面,我一看是个发烧病人,就让家长带着孩子先去医院检查一下血常规,好确定是病毒性感染还是炎症性感染,之后进行治疗。但是家长对我的做法表示不理解,以为我是不接收病人,情绪有些激动,我就告诉他这样做的必要性,同时向他保证‘你去了医院拿到结果,回来我就给孩子治疗,不论多晚,我都等着你’,一直到快八点了,家长终于拿到了结果,回到了我的诊所,我给孩子进行了治疗。第二天家长还为前晚他的情绪激动而向我道歉。”说到这里,杜岩光憨厚地笑了。
为患者着想 不断创新和提升医术
2007年因工作成绩突出被选为栾城区政协委员;2009年成为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协会血液专业委员会会员;2016年赴北京大学、陕西省中医医院进修学习;诊所挂牌“世界慢性支气管炎康复中心”“中国农村卫生协会绿色医疗项目示范单位”……这些成绩和荣誉,是对杜岩光工作的一种肯定。
“我对‘绿色疗法’的兴趣一直非常大,也非常乐于钻研,我进修期间主要的研读方向也是绿色疗法,因为绿色疗法相对而言,能够给病人带来友好的治疗体验。”杜岩光介绍说:“以直肠给药为例,首先是吸收相当快速;其次是不经过肝脏、肾脏所以相对安全、对身体的毒副作用小;再次是过敏几率小;另外患者的痛苦也小。”
他同时表示,医学是一门科学技术,是在不断推陈出新的,日后的诊断、治疗也都将越来越以人为本,好医生就要不断学习、提升自身,这不仅仅是为自己的医术着想,更是为患者着想。
采访结束的时候,已经是临近傍晚。“这个钟点人们都下班了,天气也凉快些,所以很快就是患者就诊的高峰期。”杜医生向记者“预测”。果然没多久,不大的诊所里就陆陆续续有患者前来就诊、换药、取药,杜医生向记者抱了抱拳,就重新投入他紧张的工作中。(记者曾璇)
相关阅读推荐:
- 人民健康APP
- 人民好医生APP
热门点击排行榜
联系我们
人民健康网微信 微信号:rmwjkpd 公众号:人民网健康 |
人民健康网微博 微博昵称: 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
电话:010-65367951 邮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