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管太多 直升机父母害了娃

2018年06月28日08:14 来源:北京晨报网

  对于孩子来说,家长放羊式管理会觉得对自己关注度不够,但是太过于关注又觉得家长管太多——“放学后去哪儿啦?”“跟谁玩儿去了?”“作业做没做完?”通常,随着孩子长大成人,都会慢慢理解家长的用心良苦,不过,确实也有些家长对于孩子的控制欲过强,这类父母被专家们称为“直升机父母”——好似直升机一样时刻盘旋在孩子的上空,随时“监控”着孩子的一举一动。一些人可能觉得这是家长关心孩子的另一种方式,不过,近日《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期刊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直升机父母”的过度干预会阻碍孩子的情感开发。

  研究

  观察孩子与父母的互动

  研究在长达8年间跟踪调查了422名美国儿童,分别在孩子们2岁、5岁和10岁时对他们进行了评估。研究人员观察了孩子与母亲之间的互动,研究还查阅了这些孩子10岁时的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

  这些孩子大多在1994年至1996年期间入学,来自于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的家庭。参与研究的母亲被要求像在家一样,和自己2岁的孩子一起玩。

  实验中,“直升机”父母从始至终都在指导孩子,告诉孩子该玩什么玩具,应该怎么玩,玩过之后应该怎么收拾。这类型的家长属于过分严厉或要求苛刻型。

  发现 过度控制影响之后情绪

  该研究的首席作者、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儿童发展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尼克尔·佩里解释称,当孩子蹒跚学步的时候,对孩子的每一个动作都进行“指导”的话,可能会破坏孩子自己控制情绪和行为的能力。

  研究人员发现,父母在孩子2岁时的过度控制,与孩子5岁时的情绪和行为调节有关。等到孩子10岁时,这种教育方式通常与孩子反映的情绪和学校问题有关,从老师的评价也显示出这些孩子社交技能相对较弱,学习效率也更低。

  佩里说,父母在帮助孩子学会独立管理情绪和行为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孩子们需要有敏锐察觉能力的父母来帮助他们度过“情感上的负担时期”,而在其他阶段,父母就要克制自己过度关心的“冲动”了。佩里这样解释,蹒跚学步的孩子对于独立的渴望往往让他们面临情感挑战和复杂情景。如果在孩子试图独自应对挑战前,父母对这些情况过多地插手、控制,或者有意出手,让孩子远离具有挑战性的环境,就有可能会阻碍孩子自我调节能力的开发。

  关联 增加出现情绪问题风险

  虽然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只发现了这种教育方式和孩子之后表现的关联,而不是明确的因果关系。但他们认为,孩子2岁时一直接受这样的养育方式,必定会在5岁时表现出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而这又会增加孩子10岁时出现情绪问题的风险。

  另一方面,如果孩子5岁时能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他们10岁时出现情绪问题的情况也会减少。同时,还会衍生出更加正面的结果,包括更好地控制冲动,更好的社交技巧和更好的学习成绩。

  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心理教授简·特温格并没有参与这项研究,在她看来,“直升机式”的养育方式似乎变得越来越普遍。而这也许能够解释为什么现在的青少年对于成年后面临的挑战似乎毫无防备的原因。

  建议 支持孩子应对情绪挑战

  特温格建议,父母应当考虑稍稍放手,让孩子获得更多的独立经验。如果家里和学校离得比较近,就可以让10岁的孩子自己走着去上学。让孩子参加一些在外过夜的野营活动,让他们负责一部分的家务,甚至让他们犯一些小错误,而不是过早地上手帮忙。

  佩里也强调,这次研究并不是否定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路上扮演重要角色,而是提醒家长应当意识到支持孩子的自主性和应对情绪挑战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孩子在幼儿期结束时能学着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行为很重要,正是这一时期,他们开始过渡到学校模式。

  链接

  童年遭受重压

  如何干扰成长?

  童年经历对于人格的塑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阶段经受巨大压力会对一个人的成长过程造成怎样的影响?长期以来,研究人员一直很困惑,为什么早期的生活压力会与多年后出现的各种问题联系在一起。为什么许多问题只有到了青春期甚至成年后才出现。研究人员认为,早期的生活压力可能会对大脑发育的某些方面造成干扰,这些发育支撑着情感和认知过程,而这些过程通常会增进积极的社会关系和心理健康。

  早期逆境或致社会孤立

  在美国,每年有600万儿童因为受到虐待或者忽视而被纳入儿童保护服务。此前关于早期生活压力和虐待儿童的研究表明,这些孩子更有可能出现多种社会和心理健康问题。早期经历过逆境(如虐待、忽视或极度贫困)的青少年和成年人更有可能被社会孤立,甚至锒铛入狱,并出现包括焦虑、抑郁在内的心理障碍。

  心理学家知道,早期的生活压力会影响人们控制和调节情绪的能力,还会影响支持这些能力的大脑区域。案例显示,经历大量压力的孩子似乎更难控制如愤怒、焦虑等负面情绪。

  不过情绪调节并不是造成这一结果的全部原因,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除了情感以外,两种学习机制也会受到早期生活压力的影响,而这有可能解释为何童年逆境能够造成长期影响的原因。

  其中一种学习机制是学习、修正自己的行为和结果之间关联的能力,心理学家称之为“工具性学习”。最简单的例子是知道当“我”按门铃时,会有人来应门。不过,不可能每次按门铃都有人来应门,很有可能主人不在家。因此行动和结果之间的连续取决于情景。

  还会影响大脑认知交友

  研究人员感兴趣的是,当环境改变时,压力如何影响更新知识能力,即心理学家所说的认知灵活性。周围的环境,包括其他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都在不断的变化,能够认识到这些变化并相应地调整行为对于一个人来说很重要,如果不能及时调整或认识不到变化,就很难发展出健康的社会关系。

  研究人员请来了一些童年时曾被照顾者身体虐待的青少年,研究他们如何完成特定的认知任务。结果发现,早期的逆境可能影响人们学习获得奖励的方式,压力会破坏大脑中关键区域的发育,这些区域帮助人们将特定的事件与积极或消极的结果联系起来。因此,早期经受了压力的孩子可能会在学习如何在生活中取得积极结果这方面存在困难,例如在学校表现良好或结交好朋友,而这些问题又会带来额外的压力。

  即使最初的逆境结束了,这些人可能会有更多的消极经历和更少的积极经历,以至于抑郁症等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更高。因为这些学习困难在压力结束后并不会消失。

  干预措施帮助孩子适应

  如果早期的生活压力干扰了学习基础知识的过程,这些孩子还有什么希望能回到正轨吗?研究人员称可以利用新方法帮助这些经历过早期逆境的孩子。例如,精心设计的电脑游戏可以教会孩子关注环境中的奖励因素,以及如何收集获得这些奖励的信息。

  另外,其他的干预措施也能帮助提高孩子应对不断变化环境的能力。例如结交“大哥哥”、“大姐姐”这样的活动似乎也能有所帮助,通过让孩子接触新环境和新朋友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也是改善社交能力和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本版编译 陈小丹

(责编:许晓华、杨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