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朱耀垠:老年护理保障制度建设尚在起步 需加强制度设计和实践探索

2018年06月07日11:42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人民网北京6月7日电 (曾璇) 2日,由人民网·人民健康主办,中国人保健康协办的“第二届(2018)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发展论坛”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探索机制加强保障 以人为本共建共享”。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朱耀垠在致辞时表示,老年护理保障制度的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制度设计和实践探索。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朱耀垠

朱耀垠谈及了加快发展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几点看法。首先,他认为,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积极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的战略举措。2015年,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的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约为4063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8.3%,其中重度失能老人占相当的比例。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不仅可以满足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照料需求,提高其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也可以缓解家庭成员的照料压力,还可以推动老年人辅具用品的研发应用,促进国民经济转型升级。近些年来,我国补充养老保险、商业性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政策正在逐步地建立实施,许多保险行业的重量级企业纷纷进军养老服务企业,积极在社区养老、居家护理等领域进行布局,积极开放商业性养老保险产品,但是,老年护理保障制度的建设才刚起步,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新趋势和老年人快速增长的护理服务需求还存在明显不适应,迫切需要进一步地加强制度设计和实践探索。

其次,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必须放到长期护理保障制度的大盘子中来设计。要探索建立多层次长期护理保障制度,切实履行好政府在长期护理保障中的兜底责任,随着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建立,政府也可以对经济困难的失能人员参加护理保险给予适当补助。鼓励继续探索老年护理补贴制度,保障特定贫困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并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相衔接,护理保险要与相关救助、福利等社会保障制度相联动,提高各类护理资源的综合利用效能,实现保基本、全覆盖、可持续的目标。积极引导发挥社会救助、商业保险、慈善事业等发挥有益的补充作用,解决不同层面护理需求。

再次,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必须有利于发挥各方面力量在提供照料服务中的优势和作用。要充分利用我国孝道文化的优良传统,融入全社会尊老敬老的大环境,支持家庭成员、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提升照料老年人的意识和能力。要充分运用费用支付政策对护理需求和服务供给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引导保障对象优先利用居家和社区护理服务,鼓励机构服务向社区和家庭延伸。要鼓励发展相关的社会捐赠,支持老年人参加长期护理保险。要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开发适销对路的保险产品和服务,发展与长期护理社会保险相衔接的商业护理保险,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长期护理保障需求。

另外,长期护理保障制度建设必须与促进护理人才队伍建设相联动。当前制约我国养老服务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是人才问题,迫切需要加强护理服务从业人员的队伍建设和职业培训力度,按规定落实职业培训的补贴政策,要逐步建立长期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机制,开展长期护理保险业务的企业也要积极参与到护理人才的培养中来,形成保险业务、护理服务、护理人才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不断提高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的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

最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必须在定位上与医疗保险适当区别。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时,有的地方在起步阶段从基本医疗保险中划拨部分经费用于长期护理,这是必要的。但是,这两类保险的目的和功能是不一样的。长期护理保险旨在以社会互助共济方式筹集资金,对经评估达到一定护理需求等级的长期失能人员,为其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服务或资金保障,侧重解决失能、半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问题,而基本医疗保险主要保障疾病救治。要探索多元筹资机制,护理保险资金不能单从医保基金划拨,要建立单位、个人、财政、医保等多渠道筹资机制。从费用支出看,长期护理服务包括住院医疗护理,但主要还是社区居家照护、养老机构照护服务。

(责编:李轶群、杨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