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老人带孙辈,该不该得到补偿?

2018年06月04日08:34 来源:中国妇女报

  日前,有媒体报道了一条让人“匪夷所思”的消息:杭州的李先生给自己的弟弟20万元,用以买断母亲接下来3年的时间。这3年时间,母亲负责自己刚出生的孩子的生活照料,成为一名“全职奶奶”。李先生兄弟二人的孩子相继出生,两家夫妻都是双职工,为了平息兄弟之间的“抢妈”矛盾,李先生强势拍板:“我出20万元,妈妈归我。”

  近年来,不少城市上班族、打工族的子女照料任务,“不由分说”地落到了他们父母的肩上。根据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显示,我国流动老人将近1800万人,其中43%的老人离乡是为了照顾晚辈。由此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家庭和社会问题。近期,“带孙费”一词横空出世,引发了人们对于老人帮忙带孩子,子女该不该给予老人补偿问题的关注。

  子女:各有各的主张

  重庆市沙坪坝区周女士的孩子今年2岁多了。从孩子出生起,她的母亲就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老家赶来重庆,帮忙照顾外孙女,还承担了大部分家务。

  “带孩子太辛苦了,我们年轻人都觉得吃力,更别说老人了。”周女士对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说。周女士特别能理解母亲的辛苦,周末主动多照顾孩子,让母亲休息。在经济上,她也尽可能“补偿”母亲,在和丈夫商量之后,每个月固定给母亲3000块钱,除了日常花销,老人家自己还能攒点钱。逢年过节,周女士还给母亲送她喜欢的礼物。“妈妈自己有退休金,从不主动跟我们要什么,但我们不能让老人既出力又出钱。”周女士说。

  幸福的家庭总是一样的。家住北京市海淀区刘瑞(化名)的儿子一出生,婆婆就从外地过来帮忙照顾。如今,孩子已经上小学了,一家三口可以“独立”生活了,但婆婆有空就来北京小住。

  “一是因为奶奶想孙子,二是因为婆婆喜欢旅游,在北京我们一有空就带孩子和老人出去玩。”刘瑞告诉记者,几年前,为了孩子上一个好点的学校,她和丈夫把之前的房子卖掉,买了位于海淀区的学区房,为此夫妻两人背上了三百多万元的贷款。平时,他们尽量开车带婆婆去自驾游,老家有什么比较大额的开销也会帮忙打理,但平时也就没有多余的钱给老人了。

  记者在一个亲子微信群里做了一个小调查:老人帮忙带孩子,平时怎么“报答”老人?大家的回答:有固定时间给钱的,有平时买衣、逢年过节给钱、送礼物的,有经常带着老人和全家出去旅游的……

  “由自己的父母带孩子,好处显而易见。首先是放心,祖辈有爱心就有责任心。其次是血浓于水,天伦之乐,祖孙乐、隔代亲也是老有所乐的亲情资源。再次是比起请育儿嫂等家政服务员,祖辈带孩子降低了家庭育幼成本。第四是三代同堂也方便了儿女对老年父母的精神赡养和必要的照料。”北京大学人口所教授穆光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穆光宗说:“其实,儿女给不给老人‘带孙费’,或者以‘辛苦费’‘孝亲费’的名义给,一要看他们眼里有无‘爸爸妈妈辛苦了’的自觉和用心,二要看是否有‘琐碎的家务劳动也是有价值的’的认知和诚心。”他举例说,可以在老人生日或者过年过节时给个红包,或者送老人一件可心可意的礼物,“给钱给物只要巧妙均属礼尚往来、增进感情之举,是家里家外都值得提倡的‘爱出者爱返、福来者福往’的处事原则。”

  老人:各有各的打算

  来自河南农村的张女士,在北京帮女儿带孩子已经二三年了。张女士有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

  “我们农村有个观念,老人给儿子看孩子是正理儿,给女儿帮忙带孩子,得看儿子、儿媳妇儿的意思。如果他们不愿意就很麻烦,因为将来养老还得靠儿子。”张女士说,因此,在北京帮女儿带孩子这几年,为了得到儿子、儿媳妇的“欢心”,自己经常会让女儿从网上买些东西寄回老家。

  “一是现在网上买东西挺方便,二是闺女帮忙补贴一下儿子的生活,他们对我在北京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张女士说,逢年过节,女儿女婿都会给自己一些钱。这些钱,一部分用在自己人情往来上,一部分花在儿子一家人身上。“农村老人没有退休金,如果手里没钱,还真不行。”张女士说。

  在郑州帮儿子看孩子的来自农村的王女士就没那么幸运了。几年来,她既看孙子,还得为儿子家的日常开销掏腰包,儿子、儿媳妇很少给钱。而最令她苦恼的是,和儿媳妇相处得不好,在照料孩子的问题上稍有分歧,儿媳妇就和她“冷战”。加上时常惦记独自在老家生活的老伴儿,王女士常常处于矛盾当中。

  北京市朝阳区的金女士所在的公司可以弹性工作,平时可以在家办公,所以她大部分时间自己带孩子,必须去公司的时候,会把孩子托管给同住一个小区的亲戚,支付一定的费用。她介绍,婆婆年纪大身体不好,自己的妈妈则是“女强人”,退休之后还在忙自己的事业,但妈妈每月出一笔钱,用于请保姆或者孩子的其他开销。

  对此,穆光宗认为,“这是两全其美的办法,也是家庭人力资源优化组合的方式,子女应该理解和尊重。一方面这种老人参与育幼的方式表达了祖辈对孙辈的关怀,另一方面用购买家政服务这种替代办法实现了老年人自身继续参与社会、自主选择生活方式、老有所用的愿望。”

  老人带孙难用惯常的社会价值衡量

  “中国文化有一个很大的特质,就是讲面子和亲情。带孙辈被不少人看作是义不容辞甚至是理所当然的。”穆光宗说,但是,由祖辈来带孩子无疑也存在弊端,首先,父母年龄大了带孩子会比较辛苦,但又无奈,只好隐忍。异地带孙可能与配偶分开,难免孤独与牵挂,这是带孙辈隐秘的心理成本。其次,带孙辈还有不可预测的责任风险,责任重大,生怕孩子病了或者出什么意外,精神压力大。再者,因为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差异可能导致代际冲突。

  “但是,老人带孙子这种家务劳动属于亲情支持,很难用惯常的社会价值或者货币价值来衡量。所以老人不能主动伸手要所谓的‘带孙费’,否则亲情和关系就变味了。但要清楚一点,老人没有给子女带孙的义务,有权利婉拒。”穆光宗说。

  “从法律角度来说,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是父母的法定义务,并非爷爷奶奶的义务。只有在父母已经死亡或者父母无力抚养的特殊情形下,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对于未成年的孙子女、外孙子女才有抚养的义务。如果小夫妻自身具备抚养子女的能力,自然应该由小夫妻自己承担起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上海严嫣律师事务所主任严嫣律师表示,老人带孙子是情分,不是本分,“老人应该帮忙带孩子”是一种思维惯性和社会氛围。

  关于老人帮忙带孩子该不该给钱,严嫣律师也从法律的角度做出解释:如果老人和子女之间有协议约定,子女就要按照约定给付老人相关费用包括劳务报酬;如果双方并无相关费用约定,那么老人和子女之间所形成的委托关系往往会被认定为无偿委托关系。在没有约定的情况下,老人为子女抚养孩子只能要求子女支付所支出的必要费用,并不包括类似于工资等劳务报酬。依照民法总则,老人对第三代的抚养没有法定或约定的抚养义务,所以老人提出要求收取“带孙费”是合法、有据的。

  严嫣表示,近年来,确实有老人因为带孙子愤而起诉自己的子女,索要“带孙费”,其实,这是老人通过法律诉讼手段来提醒自己的子女,孩子的父母是你们小夫妻,老人没有带孙子的义务和责任。对子女来说,如果老人帮忙带孙,应尽可能地从言语和行动上表达感激之情,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适当给父母一些报酬,这既是一种回报、感恩父母的方式,也有助于分担育子成本、纾解家庭矛盾。

  “老人无论出钱或者出力,都是帮助小夫妻,都应该得到小夫妻的认可和感激,毕竟这是小夫妻的责任。”严嫣说。她还提示,对于老人出钱给小夫妻聘请保姆的情况是一种赠予行为,如果没有明确的约定,通常被视作老人对小夫妻经济上的贴补。但如果老人与小夫妻之间有明确的约定,老人出钱聘请保姆的费用,日后由小夫妻偿还老人的话,那就是老人的垫付行为,形成老人与小夫妻的债权债务关系。

  “老人带孙辈是来帮忙的,是一种无私的爱的表达。老年人的情感、精神和心理等方面的需求也应当引起子女的关注关切,子女在家务上也不能当甩手掌柜,对父母要嘘寒问暖,帮助父母融入新的环境、社区和陌生人之中,使之老有所安、老有所乐。”穆光宗表示。(记者 宋利彩)

(责编:许心怡、杨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