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心理学家:买学区房是误区,陪伴最重要

2018年06月01日09:43 来源:齐鲁晚报

“父母为了孩子能够上好学校买学区房、上辅导班,其实这样做忽略了性格决定命运。”5月20日上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携《家庭教育中的心理抚养》话题做客齐鲁大讲坛,给泉城的父母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家庭教育课。讲座由山东省青少年研究所原所长、山东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张华主持。

孩子成长早期

“养”的作用很重要

“我特别想把更多我知道的东西告诉公众。”5月20日,讲座一开始,面对台下满席的听众,李玫瑾教授开诚布公地说,她所指的“知道的东西”是各种行为背后隐匿着的人的心理发展,在她看来,与家庭教育尤其是一个人早期受到的养育方式息息相关。

许多人对“家庭教育”一词有误解,认为就是父母学技巧教育孩子。李玫瑾教授首先澄清了家庭教育的概念,她认为,家庭教育的一切问题都来源于“养育”,尤其是在孩子成长早期,“养”的作用很重要,情感抚养是家庭教育的重点,它决定了一个人日后的人性。

还有的人认为,家庭关系就是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但在李玫瑾看来,夫妻关系才是家庭关系的核心。“妈妈在做饭,爸爸给她捶背,孩子看在眼里会特别幸福、快乐;相反,家里就妈妈一个人操劳,爸爸什么都不管,还跟妈妈打架,妈妈一会儿温暖、一会儿暴躁的不稳定情绪就会带给孩子。”通过她的生动描述,现场观众很直观地描绘出一幅家庭关系图。

李玫瑾总结,最好的家庭关系是妈妈爱孩子,爸爸爱妈妈,妈妈和孩子一起爱爸爸,而父母关系越好,一个孩子的性情就越好。

不要过度关注成绩

应帮孩子发现爱好

其实,家庭教育从未像今天一样受到重视。许多父母为了孩子能够上好学校花重金买学区房、上辅导班。李玫瑾教授说,其实许多家长这样做,主要是依靠能力决定命运,而忽略了性格决定命运,他们可能不明白区别在哪。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许多父母觉得无法交流。李玫瑾建议,做父母的都要跟孩子探讨未来。比如数学不错,可以搞程序编写;喜欢画画,我们可以做设计等。帮助孩子找到区别于别人的独特价值,并帮他发展到极致,就是他未来在社会中的价值。

因此,李玫瑾认为,即使再好的学校,老师也无法深入了解每个孩子,家长不要过度关注孩子考得怎么样,而应当帮孩子发现他爱好什么、特长是什么,与此对应的职业是什么,这种家庭教育的作用是学校教育没法替代的,这就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使命。

童年快乐的记忆

能影响成年后的性格

讲座中,李玫瑾教授以大量时间强调“情感抚养”的重要性。“我们首先要明白情感抚养特别重要,它决定人性。”

有一次李玫瑾教授去外地讲课,当地一位行政官员车上打着电话就与人吼了起来,吼完不好意思地说:“我这个人脾气特别急。”“你小时候‘亏’着了。”李玫瑾回答他。对方承认,小时候妈妈没怎么管他,导致他是个暴脾气。看似严肃的理论被一个个通俗而幽默的故事化解,现场时不时爆出笑声。

李玫瑾总是不遗余力地呼吁,社会应当给母亲足够的时间,让母亲亲自照料刚出生的孩子,这是一件大事,因为“人的质量取决于家庭的养,我们要明白‘养’首先不是给他讲道理,而是你每天要把孩子抱在怀中,让他记住你的气味。”

有人认为,三岁以前吃饱穿暖就可以了。李玫瑾则认为,一个人成年后的许多表现其实是早期的养育方式决定的,尤其是在6岁之前,受到稳定的抚养、有充足情感营养的人,身体中就会储存有满足和快乐的记忆,成年后就会有丰富的情感和好的性格。

在孩子成长需要的情感营养与溺爱之间,许多父母难以把握合理的“度”。她以自己的经历表达了何谓“和善而坚定”的爱。她说,记得孩子第一次上幼儿园,也是不想去,她哭的时候就把她搂得紧紧的,孩子哭声渐弱的时候,就给她穿衣服,孩子就又开始哭,她就继续穿,不急也不躁,这个过程让她知道妈妈的“坚定”。

她说,“爱”可以表现在很多方面,“和善而坚定”这一点一定要坚持,要让孩子明白,当你做得不对的时候,我是要说“不”的。但也不要事无巨细地去干涉他,也要给他一定的自由度,这两点要把握好,“爱”就够好了。(记者 徐洁 实习生 窦培育)

 

(责编:许心怡、许晓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