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反复腹泻 警惕“炎症性肠病”

2018年05月28日08:32 来源:中国医药报

5月19日是“世界炎症性肠病日”,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启动了“爱·常在”关注炎症性肠病全国高校传播大赛,提升公众对于炎症性肠病的认知,助力患者“不缺席人生‘美’一刻”。

提起“炎症性肠病”,可能很多人会感到陌生,它曾被认为是“西方人的疾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此类胃肠道慢性、进行性、致残性、破坏性炎症,以往在我国患病率很低,但近年来患病率呈现增加的趋势。据估计,我国克罗恩病的患病率约为2.29/10万人。那么,炎症性肠病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目前具体的治疗手段和预防措施有哪些?本报记者特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何为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

今年18岁的小吴,是一名大一学生,最近3个月反复出现中下腹痛,每天5次~6次的排便,把他折腾坏了。最初他以为只是吃坏了肚子,吃了“消炎药”、止泻药,也不见好转。不仅体重下降了十余斤,而且还吃什么都吐,到医院检查确诊为“克罗恩病”。

“由于对炎症性肠病的认识不够,近半数的患者都会像小吴一样不能早期被确诊,导致耽误治疗、病情恶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王化虹指出,炎症性肠病指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两种疾病,其中克罗恩病是一种突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而溃疡性结肠炎是结肠黏膜层和黏膜下层连续性炎症。

值得一提的是,克罗恩病可能影响到消化道的各个部分,累及整个肠壁,常常是跳跃性的病变;而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常局限于结肠,炎症通常起始于直肠,并逐渐蔓延至整个结肠,只累及肠腔黏膜,引起炎症反应,形成细小的糜烂灶或溃疡,从而导致出血、脓液和黏液。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吴慧丽研究炎症性肠病多年,她特别强调,溃疡性结肠炎可见于各个年龄段,主要集中在30岁~50岁人群;克罗恩病的患者群虽然以15岁~35岁的青壮年为主,但儿童和老人也可患病。

“目前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环境、免疫、精神及情感、饮食结构的改变等因素有关,携带某些特殊基因的人群可能更容易患炎症性肠病。”吴慧丽说,炎症性肠病像糖尿病、高血压一样,无法根治,必须通过长期治疗,才能保证病情不会进一步恶化。

早诊早治可延缓疾病进程

“早期诊断、早期积极治疗能够有效阻止消化系统进一步损伤,避免并发症,降低疾病的复发率、住院率、手术率等,从而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吴慧丽表示。

与普通的肠道感染不同,炎症性肠病并不是由病原体感染导致的,但两者有相同的临床表现,导致诊断较为困难。相关文献显示,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漏诊率分别高达32.1%和60.9%。由于炎症性肠病常常表现为腹痛、腹泻等症状,不少患者甚至医生都把它解释为“慢性肠炎”。对于克罗恩病患者而言,如果发病位置处于回肠末端,还容易与阑尾炎混淆,从而延误诊治。

“一般发生短暂性腹泻不用太紧张,大多数是急性肠炎。”吴慧丽提醒患者,但当出现反复腹泻、血便超过6周、腹痛、体重莫名下降,甚至伴随口腔溃疡经久不愈、肛周脓肿等症状时,千万不要掉以轻心,一定要去正规医院消化内科进行详细的疾病筛查,找出致泻“源头”并积极解决。否则,拖延下去可能会导致肠道梗阻或穿孔的严重并发症。

吴慧丽补充道,如果怀疑是炎症性肠病,往往需要进行病史回顾及全身彻底检查作为诊断依据。结肠镜检查在直视下观察病变,对该病的早期识别、病变特征的判断、病变范围及严重程度的估计较为准确,且可取活检,但只能观察到回肠末段。遇肠腔狭窄或肠粘连时观察范围会进一步受限,这时可结合X光、CT、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帮助排除其他疾病。确诊后,需要定期进行内镜和影像检查,以评估病情。

随意停药易引发反复

“虽然炎症性肠病目前无法治愈,但大多数患者经过多种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基本可以控制,不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王化虹说,炎症性肠病的传统治疗药物包括氨基水杨酸类、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等。

具体以克罗恩病为例,柳氮磺胺吡啶和5-氨基水杨酸等氨基水杨酸类药物通常用于治疗轻度至中度克罗恩病。糖皮质激素通常用于治疗急性中度至重度克罗恩病,可在短期内帮助控制症状,但需排除激素应用的禁忌。硫唑嘌呤、6-巯基嘌呤和甲氨蝶呤等免疫调节剂可抑制免疫系统,保持对疾病的缓解并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在克罗恩病的治疗中,抗菌药通常用于治疗小肠因狭窄、瘘管或既往手术引起的致病菌过度增生,还可用于治疗其细菌性感染症状,如脓肿等。

除了上述药物治疗,还可使用生物制剂靶向药物来控制由疾病引起的机体炎症反应。中国《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2)指出,对于有2个或以上高危因素的患者适合在开始治疗时就考虑予以早期积极治疗,比如使用生物制剂和(或)免疫制剂。这些高危因素包括:首次治疗即需要激素;发病年轻(<40岁);合并肛周疾病;广泛性病变(病变累及肠段累计>100厘米);食道、胃、十二指肠病变。“如果症状很严重而药物治疗无反应,可以通过外科手术控制疾病发展,包括针对脓肿和瘘管的手术、肠道狭窄成形术、回肠造口术、切除术以及吻合术。”王化虹说。

“这个病的治疗是漫长的、持续终生的,患者是否积极配合医生根据症状合理选择合适的措施,直接决定了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而目前患者在治疗上常见的误区是,在发病期积极治疗,一旦病情缓解就自行停药。”王化虹特别强调,症状控制后仍需要坚持用药维持治疗,切不可随意停止用药,减量或者停药需要由专科医师指导,以降低因病情反复发作而出现各种并发症的概率。

王化虹、吴慧丽均表示,预防炎症性肠病,健康饮食是关键,不应暴饮暴食,尤其是要少吃冰箱内长时间放置的食物,坚持规律生活,避免熬夜,戒烟戒酒等。若已患上炎症性肠病,膳食要保证热量、易消化、高蛋白、低纤维、低糖少油,适量水果,营养均衡,忌食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心态平和,积极乐观。(记者 叶阳欢)

(责编:李轶群、杨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