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耳朵里的健康密码,余力生教授直播答疑,别错过!
耳朵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除了掌控听觉外,还兼具保持身体平衡的机能。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高压力,以及噪音、污染、用药不当等原因,致使耳疾和听力障碍,成为影响人们生活的一大困扰。今年全国爱耳日(3月3日)以“听见未来,从预防开始”为主题,旨在提高大众对于听力障碍和耳疾病的重视,从源头上避免听力残疾的发生。
如何早期发现听力障碍?不同年龄段人群又该如何保护耳朵呢?3月2日(周五),下午14:00-15:00,由人民日报社人民网、健康时报联手打造的“人民好医生”客户端将邀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余力生教授进行视频、图文直播,并在线解答网友关于耳部健康的相关提问,千万不要错过!
专家简介:余力生,主任医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博士生导师。
国际耳内科学会中国分会副主席、《中华耳科学杂志》副主编、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听觉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医促会耳内科分会候任主委、听觉植入分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全国委员、北京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副主委、德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会员。
擅长:耳聋、耳鸣、眩晕的诊断治疗,耳显微手术、人工耳蜗植入。
出诊时间:周二、周四上午
耳鸣是身体发来的危险警报
人们普遍对耳部疾病重视不够,出现了耳鸣、听力下降往往不以为然。余力生教授表示,耳鸣通常是人体出现异常情况的报警信号。可能标志着恶性疾病找上您了。比如颅内肿瘤,听神经瘤,都可能出现耳鸣的情况。还有可能是脑血管意外的先兆。但绝大多数的耳鸣都是良性的。
余力生教授说,即使是良性耳鸣,如果不及早治疗,也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比如非常常见的突发性耳聋,这不单是耳朵的问题,而是脑血管意外的先兆,或是脑血管意外当中比较轻的一个类型。如果不及时治疗,疗效会大打折扣。
“就像一盆花儿,如果明明知道是没有浇水后把它干死的,那么等它死透了以后再来浇水,那肯定也是不能再活过来的。”
不同年龄护耳方法不相同
耳朵是我们接触世界、幸福生活以及支持工作的重要器官,不同年龄段护耳方式也不尽相同。
对刚出生的婴儿来说,要及时做听力筛查,家长要配合医生做好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幼儿时期的孩子要注意监测其行为,如果孩子在看动画片时总喜欢往前走,并要求把音量调高,这时就要注意是不是耳朵出现了问题,要及早到医院进行检查。
青少年耳朵保护要注意减少不健康的用耳习惯,如大音量听耳机、熬夜打游戏导致睡眠不足等。
中年人如果发现耳部疾病,那么就要持续治疗,认真听取医生建议。
老年人在耳朵保护方面其实是伴随着对整个机体保护而进行的,还可以通过加强锻炼,保持好的心情,改善血液循环,延缓衰老。
如何提问和收看直播:
一、下载人民好医生客户端,进入“问诊”栏目进行提问。
直播在人民好医生App进行,请务必下载APP提问,扫描二维码,或在苹果市场、安卓市场搜索“人民好医生”。现在就可提问,提问靠前,医生优先解答。
二、关注人民健康公众微信号(微信号:rmwjkpd),右下角点击健康互动“下载人民好医生App”,下载后进入客户端提问。
重要提示:提问尽可能详尽,如年龄、性别、具体症状等写清楚。诊断证明、照片可在“提问框”右下角内添加图片发送。
人民好医生客户端只提供疾病咨询、就诊建议,作为您的就医参考,不做具体诊断和开处方!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医生APP
热门点击排行榜
联系我们
人民健康网微信 微信号:rmwjkpd 公众号:人民网健康 |
人民健康网微博 微博昵称: 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
电话:010-65367951 邮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