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揭秘腔梗背后的脑白质病变

2018年01月30日10:43 来源:新民晚报

“腔隙性脑梗死”或“多发性腔梗”,经常出现在中老年人的大脑影像摄片报告里。大多数患者没再追究病因,也没有接受相应的治疗。其实有一种叫做“脑白质病”的疾病与之紧密相关。

李女士今年才49岁,近半年感觉记性不太好,很多事情转身就忘,家人不太放心就陪她去医院检查。医生建议李女士做头颅核磁共振(MRI),很快检查报告出来了:双侧放射冠、半卵圆中心及额顶叶脑白质多发高信号灶,多发性腔梗。医生告诉她,这记性不好与脑白质病变有关。

记忆不佳不可大意

中枢神经系统可分为灰质和白质。脑灰质由神经元的胞体构成,颜色偏深,呈灰啡色,故名为灰质。脑白质则由神经元的突起构成,主要是深部神经纤维束,起神经传导作用,颜色相对较浅,名为白质。

脑白质病变主要是指引起脑白质损伤的一组病变,以神经传导束受累为特征。医学影像上,脑白质病变主要表现为脑室旁、半卵圆中心及皮层下白质在头部CT上呈低密度影或头颅MRI的T2加权像上的高信号灶,可以只有一个病灶,也可以有很多个病灶同时存在,形态可以多样,也可伴有脑萎缩,脑室扩大,空洞,微出血等改变。临床上,脑白质病变往往是通过头颅MRI检查后发现的。

脑白质病变多数起病隐匿,在疾病初期可能没有临床症状,不一定能够及时发现,部分病人是出现了记性不好或其他症状后才被发现,大多数病人则是偶然通过MRI检查发现的。根据脑白质病变的部位,数量和程度不同,可出现不同的症状,包括:认知能力(注意力、记忆力、定向力)下降、动作变慢不协调,步态异常、性格脾气改变、尿便控制障碍。轻者可以没有症状,重者生活甚至不能自理。

治疗随访延缓进展

脑白质病变实际上是一种影像学上的诊断,并不是疾病的最终病因,其病因复杂多样。可以是先天或遗传的,与脑白质的发育、成熟障碍有关;也可以是后天的因素,感染、免疫炎症、缺血、缺氧、中毒、退行性变、外伤等都可以导致。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酗酒、腔隙性脑梗死、脑卒中、心脏病(房颤、卵圆孔未闭)等。许多患者并未合并这些危险因素,其病因可能更为复杂,有的与基因遗传有关。基于社区健康人群的研究发现,在44-48岁的正常人群中,脑白质病变的患病率为50.9%,而在60-90岁正常人群高达95%。随着大众对于自身健康的重视和MRI普及,许多年轻人甚至青少年也被发现存在脑白质病变。

临床上,大多数患者被简单地归类为“腔隙性脑梗死”或“多发性腔梗”,从而导致许多潜在的疾病或病因被遗漏,治疗上也可能陷入误区,导致脑白质病变和症状持续加重,甚至出现不良后果。脑白质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以及治疗十分重要。瑞金医院神经内科建立了一整套详细的脑白质病变评估体系(SWATCH项目),为脑白质病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制定个体化的干预和治疗方案,并进行长期随访。确诊脑白质病变的患者通过详细检查,明确病因,针对病因和危险因素进行积极干预,争取尽可能地延缓甚至逆转脑白质病变的进展。

汤荟冬(主任医师) 曹立(副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内科)

(责编:许心怡、权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