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一针见血”背后那些事儿

2018年01月25日13:34

近日,媒体报道南京儿童医院一护士在给一名患儿静脉穿刺时,由于没能一次成功,被患儿母亲用ipad直接砸向面部,造成额头长达1.5 厘米的伤口。类似事件已不是第一次发生,各大媒体在纷纷谴责家属恶劣行径的同时,又一次引发了社会舆论对“一针见血”的关注和讨论。而对于“一针见血”,我们每位护士姐妹背后都曾有过鲜为人知的故事。

在护校时,为练习静脉穿刺和肌注技术,我们会先在模拟人身上练习一遍又一遍。但毕竟是模拟,纵然反复练习,手感和落空感也完全不同。练习之后,老师让同学们两两一组,互相在对方身上练习,更真实地体验穿刺、肌注的感觉。一针下去,穿刺的同学认真寻找落空感,被穿刺的同学则咬牙配合,同时对病患之痛有了切身体会。所以,护生的第一次穿刺,第一次病患之痛,都是在同学之间开始的。

在初步掌握穿刺技巧后,我们会走上临床,在带教老师的指引下为病人操作。很多病人起初对新护士不信任,每次见到我们或一脸惶恐,或横眉冷对,有的甚至直接提出不让新护士穿刺。这是很多姐妹初上临床的尴尬。要想“一针见血”,就要多操作练习,而病人的拒绝,让我们无奈又无助。为避免被病人拒绝的尴尬,我们会主动和病人沟通,从衣食住行谈到疾病预防和康复知识,在健康宣教的同时得到病人信任,从而接受我们的操作。

我在初上岗时曾遇到一位老年患者,他的血管走向不好,我很担心不能一针见血,想找护士长救场。但转念一想,若不自己动手操作,是很难提高技术的。这位老爷爷似乎看出我的犹豫,微笑着鼓励我:“丫头,没事,不用紧张。我的血管不好找,换谁扎也不好扎,你多找会儿,看准了再扎,一针不行就两针。”老爷爷的话让我重拾信心,在选好血管后,竟一次成功。如今,每每想起那位病人的鼓励,都依然温暖和感动。

有时,也会遇到要求必须“一针见血”的患者,我们会婉转地告知:“每个人血管条件不同,不管是高年资护士还是我们,都未必能一针见血,但我们会尽自己所能,挑选好血管,避免二次穿刺带来的痛苦。因为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即便真的穿刺不成功,相信您也是理解的。”沟通之后,大多病人会选择合作,若仍有人坚持不让穿刺,我们会尊重他们的选择,并尽快联系其他同事来操作。

为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各科护士长也是想尽了办法。

儿科护士长常面临患儿多、穿刺难度大、不能一针见血的问题。她根据工作经验和技术熟练程度,将护理人员分成不同小组,血管评估较好、穿刺成功几率大的患者分给普通护士组;若一针穿刺不成功,转至另一组,该组由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高年资护士组成,主要负责一针穿刺不成功的患儿。如此一来,不同资质护士为不同患儿穿刺,人尽其才,不仅促进年轻护士成长,且能提高工作效率,可谓一举双得。

神经内科护士长则总结多年的临床经验,常强调穿刺前告知和沟通的重要性。她常说:“穿刺是技术,也是艺术,一定要和病人家属多交流,让其知道我们会尽己所能去减轻病人的痛苦,让其理解静脉穿刺的不可预知性,降低期望值,减少误解和麻烦。”

这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有苦有泪,有喜有忧,有汗水,也有酸楚。希望大家在故事中能体味到护士为“一针见血”这个目标所付出的心血和努力,也希望大家看到故事中那些患者的支持和患儿家属疼爱孩子的叹息。唯有相互理解,相互宽容,冷静待之,才是医患和谐之正道。(摘自:健康报,作者:河北省新乐市职工医院孙会欣)

(责编:许晓华、权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