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流感高峰季节,东方医院制定针对成人和儿童的中医药防治方案

崔颖

2018年01月19日10:56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2017年入冬以来,我国南北方省份流感活动水平上升较快,强度强于往年,当前处于冬季流感流行高峰,且呈上升态势。

一、什么是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一般冬春季节是其高发期。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全身疼痛、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虽然本病具有自限性,但婴幼儿、孕妇、老年人和存在心肺基础疾病的患者容易并发肺炎等严重并发症而导致死亡。

二、2018年流感的特点是什么?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北京市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通报的流感发病数据提示,今年流感的流行特点是甲型、乙型共同循环流行。

三、流感防治,中医药发挥特色

流感的治疗西医主要以对症治疗、抗病毒为主,中医则根据不同人群、不同发病时期、不同证型进行辨证施治。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郭蓉娟副院长组织呼吸科、儿科专家共同探讨论证,结合当前流感样病例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制定了针对成人和儿童的中医药防治方案,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流感防治中的作用与特色。患者在通过医生的诊疗后,参考相应证型的用药,并在指导下服用。

(一)成人流感证治方案

1、风寒束表证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无汗,周身酸痛,项背拘急不舒,可兼有咳嗽,口干,舌淡红,苔薄白或黄,脉浮紧。

证候:风寒束表,兼有内热。

治法:解表散寒,兼清里热。

方药:感冒风寒方

葛根12g 麻黄9g桂枝6g白芍6g

生石膏先煎15g 荆芥10g薄荷后下10g 前胡10g

桔梗6g 竹叶6g 生甘草6g

煎服方法:每日1付,水煎服,早晚各一次,必要时每4-6小时口服1次。

注意事项:趁热温服,服后避风覆被取汗,或进热粥、米汤以助药力,汗出后尤当避风,以防复感。

2、风热犯肺证

临床表现: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咽痛,咳嗽,纳呆或呕恶,舌红,苔薄白或微黄腻,脉浮数。

证候:风热犯肺,湿热内蕴。

治法:辛凉透表,化湿和胃。

方药:感冒风热方

银花12g 连翘10g 荆芥10g 薄荷后下10g

生薏苡仁30g 苏叶6g 黄连3g 桔梗6g

青蒿15g 竹叶6g 白芷3g 生甘草6g

煎服方法:每日1付,水煎服,早晚各一次,必要时每4-6小时口服1次。

注意事项:趁热温服,服后避风覆被取汗,或进热粥、米汤以助药力,汗出后尤当避风,以防复感。

(二)儿童流感证治方案

1、轻症邪犯肺卫证

临床表现:初起发热,咽痛,头晕,鼻塞流涕,咳嗽,纳减,便干,舌尖偏红,苔白厚,脉浮数,指纹红。

证候:风热犯肺,肺胃郁热。

治法: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参考方药:

金银花连翘淡豆豉薄荷

黄芩青蒿芦根牛蒡子

苦杏仁炒莱菔子生石膏先下

煎服方法:每日1付,水煎服,早晚各一次,婴幼儿可分次频服。(药量根据患儿年龄酌情加减)。

2、重症毒热壅肺证

临床表现:高热,咳嗽频繁,痰黄,咽痛,口渴,纳差,便秘,舌质红,苔黄厚,脉滑数,指纹紫。

证候:肺胃热盛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涤痰。

参考方药:

炙麻黄杏仁生石膏先下炙枇杷叶

黄芩青蒿鱼腥草浙贝母

前胡百部芦根瓜蒌

煎服方法:每日1付,水煎服,早晚各一次。婴幼儿可分次频服。(药量根据患儿年龄酌情加减)。

(三)预防方药

1、成人预防方药

金莲花1g麦冬3g菊花3g苏叶5g白芷3g

用法:每日1付,水煎服,早晚各一次,在流行性感冒流行期间连续服用3-5天。

2、儿童预防方药

金银花菊花金莲花生山楂

用法:开水泡服代茶饮,在流行性感冒流行期间连续服用3~5天。

四、如何预防流感?

1、冬春季室内外温差大,注意根据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物。

2、尽量少去人群聚集的场所,房间多通风,勤洗手。

3、雾霾天气注意呼吸道防护,如戴口罩、保持鼻腔湿润等。

4、劳逸结合,多饮水,饮食清淡,保持大便通畅。

5、老人、孕妇、婴幼儿、肥胖者及慢性病者尤当加强防护。

(责编:许晓华、权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