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冬吃萝卜赛人参 大雪养生妙招盘点

2017年12月05日14:46 来源:广州日报

节气词典:

太阳黄经达255度时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大雪”。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这个时段,雪往往下得大、范围也广,故名大雪。我国古代将大雪分为三候:“一候鹃鸥不呜;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

防病

强冷空气袭来,广东又“一夜入冬”。此时正是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复发期。身体的头颈部、肩背部、胸腹部、足部,四大部位最容易受到寒邪侵袭,应重点加强防护,御寒保暖。

头部靠近心脏,血流量大,向外散发热量也多,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气温在15℃时,头部散失热量占人体散失总热量的30%,气温越低,比例越大。头部受寒易出现头痛、头晕、耳痛、鼻塞、流涕等症状;胸背部受寒易致胸阳闭阻、心脉不通而诱发心血管疾病;腹部受寒,寒邪直中肠胃易引起腹痛、腹泻等胃肠不适;双足受寒易致机体抵抗力下降而引起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主任中医师成杰辉建议,市民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根据需要提前准备好帽子、围巾、披肩、长袜、风衣、外套等御寒衣物,及时添衣保暖,慎防冬病。

调理

民间谚语“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的深意,在于体内阴阳的协调平衡。生姜性温而祛寒暖胃,萝卜性凉而除热消滞,利用这两种食材温凉之性,加上炎夏、寒冬的气候特点和气机的升降趋势,进行阴阳调和,补虚泻实,恰恰体现了中医“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调理养生大法。

中医专家指出,白萝卜又名莱菔,生食熟食均可,生者味辛、甘,性凉;熟者味甘,性平,归脾、胃经。生吃萝卜或榨汁饮用清新爽口,能清热生津防燥,适合肺燥咳嗽、咽干口渴、大便燥结之人。炖熟的萝卜软烂美味,《本草经疏》记载,莱菔根煮熟能下气消谷、化痰消导,尤其适合脾胃不和、气胀食滞、痰多不畅之人。

饮食

气温一降,人体阳气受遏,富含蛋白质或脂肪,且热量较高的御寒食材自然备受青睐。不过,温热食材往往被煎炸爆炒,并以辛辣调味,在气候干燥的冬天食用就像一堆干草瞬间着火,极容易出现上火长痘、口舌生疮、咽喉疼痛、便秘出血等燥热阴伤、邪热伤络的症状。

成杰辉指出,体阴虚血燥之人牛肉、羊肉、狗肉等不能多吃,建议冬季御寒进补,不如适当多吃鸭肉、龟、鳖等性平或偏凉的肉类,鸭肉性平、微寒,滋阴降火、生津血、补五脏;乌鸡性平味甘,滋阴清热、补肾养肝;甲鱼性平,养阴清热、滋肾养血,都是十分滋养的冬季补品。

此外,冬季烹肉,可适当加入沙参、玉竹、石斛、黄精、枸杞子、桑葚子等药材,既美味又滋补,补益虚损、滋养身体,助安然过冬。(策划/数据新闻小组嵇沈玲本版图片/广州日报记者陈忧子)

大雪民俗

北方赏雪 南方腌肉

大雪时节,我国大部分地方已披上雪白的“冬装”,古时候,这是达官贵人和平民皆在冰天雪地里赏玩雪景的季节。宋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里载道:“此月虽无节序,而豪贵之家,遇雪即开筵,塑雪狮,装雪灯,以会亲旧。”记录了当时人们在院中堆雪人、打雪仗的情景。这一风俗延续至今。

在无雪的南方,则用食物来感受冬日的氛围。在南京有“小雪腌菜,大雪腌肉”的俗语。节气一到,家家户户忙着腌制“咸货”。把炒熟的花椒盐涂抹在鱼、肉内外,再把肉连剩下的盐放进缸内,用石头压住,放在阴凉背光的地方,半月后取出,将腌出的卤汁入锅加水烧开,撇去浮沫,放入晾干的肉,一层层码在缸内,倒入盐卤,再压上大石头,十日后取出,挂在朝阳的屋檐下晾晒干,以迎接新年。(记者方晴)

大雪养生

避寒就温防冬病

今天迎来“大雪”节气,南方地区虽然没有北国世界银装素裹的雪景,但随着冷空气的不断南下,真正的冬天已悄然走近。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中医师成杰辉指出,大雪养生,当以温润护阳、御寒防病为重点。此时应避寒就温防冬病,温润滋养强体质,还可冬吃萝卜赛人参。 (记者何雪华通讯员宋莉萍)

(责编:许心怡、权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