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委托书
吕征
一张委托书
在从医的28年中,很多事情都是浮云,唯有13年前的一段往事,至今回想起来还是那样的清晰,还是那样让我动情。
那是13年前的一个夏天,当时的我还是一个年轻主治医生,那天值夜班,天气很热,晚上十一点多钟,寂静的病房被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紧接着从急诊室收入一个遭遇车祸的病人。那是一个50多岁的男性,从哈尔滨来江苏做生意,今晚车祸造成双下肢多处骨折,左上肢也有骨折,被120救护车的担架抬进病房,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焦急的更在后面。病人双眼紧闭,表情很痛苦,年轻人不时地安慰着病人,并不时地催促着,“医生快点帮忙看看我爸,他很疼,有没有危险啊?”。我急忙检查病人的生命体征,还好挺平稳的,病人的全身状况,除了骨折外没有发现其他问题,我请护士给病人打了一针止疼药,然后告诉病人和他儿子,现在情况比较稳定,需要准备一下,安顿好床位,然后给他做骨牵引。我们立即去手术室借牵引包,同时准备双下肢的骨牵引装置,给病人的左上肢打上石膏临时固定。这时急诊室又送上一个手腕骨折的病人,因为在等待手术室的牵引手术包,所以我们立即处理完这个病人时候,这时护士急忙赶来告诉我新住院的病人还在述说疼,需要见医生。我立即来到病人面前,病人的儿子立刻气势汹汹地对着我大嚷,“您们在干吗,见死不救啊,还要让我父亲在担架上躺多久了?”我告诉他,“等手术室的消毒牵引包,然后一次性把病人放在床上做骨牵引,这样可以减少病人的痛苦。”“您们能不能快点啊,啥意思啊。我看您们就是有意耽搁,知道病人的痛苦吗,啥医德。”我一下就火了,“我们怎么耽搁了,我们不是在积极准备吗,再说刚才那个病人也是老人家,也痛苦啊,也需要治疗。”“知道您们这样的医院,我们就不来了,去其他医院也比您们强。”“那您走吧,另请高明吧。”我们俩谁也不让谁,争执着,用尖刻的语言发泄出彼此的不满。“您们能不能别吵了,医生您别介意,他不懂事。”老人微微睁开痛苦眼睛,无力地说出这句话。我们顿时停下了争吵,望着老人那无助痛苦的眼神,我心里有一阵不安和内疚。他的儿子退在一边。我默默去准备好牵引的东西,我们彼此都没说话,一起把病人慢慢移上床,我做好两条腿的骨牵引,他儿子在边上一言不发,默默看着我们做完了治疗。然后在老人边上静静的坐着。
接下去的几天,给老人做着手术前的准备,因为病人多处骨折,所以手术需要分次进行,第一次手术非常成功,在这几天里,每次见他儿子,我们彼此只点个头,从来没多说一句话。一周后的一天,我值夜班在办公室看书,他在门口探了好几次头,最后还是推门进来,有些尴尬地看着我说:“吕大夫能和您说一件事吗?我马上需要回哈尔滨了,单位事情多,我父亲就拜托给您,谢谢您。”“那家里没人人照顾他啊?”他为难地告诉我家里人都走不开,已经在这里请了一个护工。我坚定地说,“不行。”后面的治疗需要钱和治疗方案的确定,没有家人的认可和同意是不能继续的,实在有困难,那您就带着您父亲转回哈尔滨继续治疗。”他看着我,没说话,默默离开办公室。
第二天,我下夜班正准备回家,他又来到办公室,他递上一张银行卡说,“这是一张3万元的卡,是我父亲以后的治疗费,麻烦您帮忙保管,这是我自己写的一张委托书,请您收下。”我打开委托书,上面大概的意思是以后他父亲的任何治疗方案,只要是吕大夫认可的,他们都接受,如果出现任何的后遗症或者其他问题,他们不提出任何异议。看到这样的委托书,心里真的很感动,这是病人对医生最大的褒奖,我拿着卡和委托书心里有说不出的感觉,他笑着说:“这几天观察我知道您值得我信任,我希望我们做兄弟。”此时我们再也不需要更多的语言来表达,一切都在无言中。
两个月以后,老人家顺利的出院了。以后我们成为真正的兄弟,虽然我们之间存在距离,但我们彼此从来没有断过联系。10年后老人家再次来南京看望我,让我感受到一份浓浓的亲情。谢谢老伯,谢谢兄弟。
- 人民健康APP
- 人民好医生APP
热门点击排行榜
联系我们
人民健康网微信 微信号:rmwjkpd 公众号:人民网健康 |
人民健康网微博 微博昵称: 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
电话:010-65367951 邮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