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亲密关系中,如何避免误读?

 Dr. Chen

2017年10月09日14:47 来源:中国妇女报

沟通断线引起的错误解读

我们在亲密关系中大概都会遇到过这种矛盾:我们以为给对方发了100 遍SOS ,然而对方却似乎压根儿没接收到。这使我们觉得孤单、不被理解。

这类沟通断线,往往源于亲密关系中的两种常见误会:

1.如果对方真爱我,一定知道我需要什么;相反,他(她)要么是不够爱我,要么是成心。

2.如果需要我明说,对方才会去做,那他(她)做了也意义减半。

比如,我们满心希望能在情人节收到走心的礼物,嘴上却说,不用准备礼物啊,有心就好。我们其实是想让对方看穿我们的小心思,忽略我们的推让,执意准备丰盛的礼物,这样才更显出他(她)的诚意。

我们希望不用明讲,对方就能明了自己的心意,却一次次陷入暗示——期待——失望的循环中。

于是我们认为对方没能准确解读自己的心意,代表他(她):压根儿不把我的话往心上去;明知我想要什么,却不肯去做,故意!不能理解我,我俩没默契。

而对方也觉得很冤枉,认为我们:不肯告诉他(她)真实的心意,是不够信任他(她);故意设陷阱,让他(她)左右不是人;老挑剔,吹毛求疵。

如果这样的沟通失败和恶意解读长期重复,很容易使彼此幸福感降低,甚至愈行愈远。

比如,当工作不顺时,我们可能会:

1.希望一个人静一静,好理清思绪。此时,我们没耐心把事情从头到尾叙述一遍。如果对方不停地问东问西,哪怕语出关切,也只是加重我们的心烦和压迫感。我们只想对方能体贴地让我们清静一会儿。

2.希望对方在情绪上支持自己。此时我们心里很委屈,只想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发泄情绪。我们不想听对方告诉我们,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也不想听取任何务实的建议。

我们只想毫无顾忌地抱怨,想被对方立场坚定、“不分是非”地支持、赞同:如果我们骂同事妒忌,最好对方能帮着骂同事小人;如果我们骂老板狠心,最好对方能帮着骂老板不是人。

3.希望对方帮自己解决问题,给出实际的意见和帮助。此时我们最直接的焦虑来源于眼前的具体事务。我们不想听各种空洞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安慰,不想对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4.希望对方能急我们所急,帮我们想办法、出力气,提供实打实的帮助。

你看,同一类场景中,我们仍可能有完全不同的诉求。因此如果我们希望对方能满足自己的诉求,就得准确真诚地把它们表达出来。

我们需要什么,是自己要解答的问题。若连自己都不能确定自己的需要,对方当然也难真正满足这些需要。

避免三元素,你的表达更积极

理清了自己的诉求,接下来就要向对方有效地表达这些诉求。

高效的表达,不是一吐为快,而需要考虑到听者的感受,也就是表达的效果。

想要对方作出积极的反馈,就得在表达中,尽量去掉三种元素:

1.指责、抱怨

避免在表明需要时,顺带提出对对方的不满。比如:你真没用,这点小事儿都办不好。我只是想让你做某件事而已。再比如:让你做某件事,怎么就这么难?

2.命令、威胁

避免以指令、胁迫的姿态提出自己的诉求。比如:你马上给我做某件事!再比如:你要不做某件事,有你好看!

3.障碍设置

避免通过各种暗示,诱导对方破译自己的诉求。比如:我这么伤心,你却连为什么都不知道,告诉你又有什么用呢?再比如:你自己看着办吧。

去繁就简的表述效果更佳

其实,在内心诉求的表达上,去繁就简,往往能有更好的效果。繁,是指附加的指责、抱怨、命令、威胁、障碍设置等等;简,是指以最平和真诚的方式,与对方分享自己的心境和具体的诉求

比如,工作不顺,想静一静,可以告诉对方:

我明白你的好意,但我心里很乱(分享内心状态),我只想一个人静一静(分享内心诉求),你能给我一点独处的时间吗?(提出需要对方配合之处)

想要对方在情绪上支持自己,可以告诉对方:

我被 XXX 气得不行(分享内心状态),我只想发泄下情绪、觉得有你支持我就好(分享内心诉求),你肯耐心听我抱怨吗?(提出需要对方配合之处)

想要对方提供具体的帮助、支持,可以告诉对方:这件事让我压力特别大(分享内心状态),不解决掉我不踏实(分享内心诉求),你能帮我出出主意/做某件事吗?(提出需要对方配合之处)

这样一来,不仅对方能免除学会读心术的压力,我们也会惊喜地发现,他(她)原来这么给力。

因为降低对方帮自己的难度,就是提高对方帮自己的兴趣和频率。与所爱之人的真正默契,我想,是能坦然告诉对方自己的诉求,并且深信对方一旦了解,定会全力帮助自己。

祝愿你和他(她),也能练就这样的默契。

(作者系美国婚姻家庭咨询专业博士生导师,美国婚姻家庭咨询协会全国认证督导,获得美国西北大学婚姻家庭咨询研究生学位,维吉尼亚理工大学婚姻家庭咨询博士学位)

(责编:李轶群、聂丛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