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洪灾后应重点防控哪些病?

——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应急中心公共健康危害与灾害应对室副主任王哲

杨六香 

2017年07月14日08:44 来源:中国医药报

  近期,湖南等地出现了洪涝灾害。据新华社消息,截至7月4日19时,广西164.38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16.85万人,因灾死亡20人。7月9日湖南全省防汛抗灾新闻发布会透露,自6月22日以来湖南遭受了近年来历时最长、范围最广、强度最大的降雨过程,造成全省14个市州120个县市区受灾。

  做好卫生防疫工作,是抗洪救灾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洪灾发生后易出现哪些疾病?如何预防? 就这些问题,7月10日,本报记者专访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卫生应急中心公共健康危害与灾害应对室副主任、副研究员王哲。

  洪灾后要做好疾病防控

  王哲介绍说,在自然灾害发生后,灾区可能出现安全的食品和饮用水供给困难;医疗机构和卫生服务系统毁坏,如医院倒塌或卫生人员伤亡;灾区居民生活形态发生改变,如居住条件改变、居住环境拥挤;灾区生活环境恶化,如居住地附近有淤泥积水、垃圾杂物、粪便等;灾区生态环境改变,如老鼠、苍蝇、蚊子等媒介生物活动频繁;灾区居民心理生理应激后抵抗力下降;灾后灾区涌入大量救援人员等情形。这些因素会使灾区出现暴发疫情的可能性增加。

  王哲指出,为了更好地确保灾后人群健康,应该在加强灾后紧急医学救援的同时,积极开展各项灾后卫生防疫工作,有针对性地降低容易引起传染病发生的危险因素,防止灾后灾区出现各类传染病暴发疫情。因此,大灾之后防大疫就是抗洪救灾的一项重要任务。

  洪灾后应重点防控哪些病

  王哲介绍说,洪涝灾害发生后容易发生的疾病包括以下几大类:

  第一是肠道传染病,包括霍乱、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手足口病,以及其他感染性腹泻等。

  第二是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包括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炭疽、布鲁氏菌病、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第三是其他疾病,比如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皮炎、食物中毒、高温中暑等。

  如何做才能有效预防这些疾病呢?王哲指出,主要是要做好环境和个人卫生,保证饮水及食品安全,控制病媒生物等,具体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要确保饮用水卫生。不喝生水,只喝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装水器具必须干净;对临时饮用的井水、河水、湖水、塘水等,一定要进行消毒。第二,要保证食品卫生。食物要煮熟煮透,生熟分开,餐具须清洁并消毒后使用,进食前要洗手;不吃腐败变质或被洪水浸泡过的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肉和鱼虾等;不吃剩饭剩菜,不吃生冷食物;不到无食品经营许可证的摊档购买食品。第三,要搞好环境卫生。对室内外环境进行彻底清理,做到先清理,后消毒,再回迁。排除积水,清除污泥和垃圾杂物;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不要随地大小便,粪便等排泄物和垃圾要排放在指定区域。第四是做好病媒生物控制。根据实际需要做好灾区鼠、蚊、蝇等媒介生物的控制和杀虫灭鼠工作。第五是预防血吸虫病。在血吸虫病流行区,不接触疫水是预防血吸虫病最好的方法。接触疫水前,在防范高温中暑的前提下,可穿戴防护用品。接触疫水后应主动去血防部门检查,发现感染应早期治疗。第六是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手部清洁,预防皮肤溃烂。第七是关注心理健康。灾后易出现急性心理反应,应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生活规律,必要时接受专业的心理援助。另外,王哲提醒,如果感觉身体不适时,要及时找医生诊治。特别是发热、腹泻病人,要尽快寻求医生帮助。其次是遵从医嘱,配合传染病隔离措施,注意药物使用方法。

(责编:许晓华、权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