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牙妹”矫牙 矫成“龅牙妹”
医学指导/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东风西正畸科主任陈建明
牙齿矫正不仅仅是把牙齿排齐那么简单,来看看矫牙方案是怎么出炉的
今年14岁的小青,以前牙齿排列参差不齐,而且还是个“兔牙妹”,两年前她开始矫牙。当时,医生告诉她,需要拔掉四颗牙,可是小青爸爸坚决反对,好说歹说,最终同意拔除一颗牙齿。结果,一年后小青的牙齿是整齐了,但整个嘴部突了出来,“兔牙”变成“龅牙”。爱美的她四处求医,一年前她来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东风西正畸科,接受了拔牙矫治。如今,总算矫正到比较好的效果。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东风西正畸科主任陈建明提醒,牙齿矫正不是简单地把牙齿排齐,而是需要根据牙齿、牙周、咬合、骨骼等各种因素制定矫治方案,该拔的牙还是要拔。此外,如果第一次矫治不彻底,第二次治疗时会增加矫治难度。
警惕牙齿矫正三大认知误区
误区1:
牙齿矫正就是把牙齿排齐?没那么简单!
“很多人来矫牙的初衷只是想把牙齿排整齐,却忽略了骨骼的大小问题。”陈建明说,牙齿已经错落拥挤了,如果又不想拔牙,只是机械地把牙齿排整齐,整个牙弓的形态就会变大,门牙就会向前翘起,导致上嘴唇前突,形成“哨牙”,严重时可能影响面部外形。
误区2:
矫治时拔牙会导致牙齿松动?不会!
还有很多人认为,矫牙时,把好好的牙拔掉,会导致牙齿松动。“其实,牙齿松动的根本原因在于牙根周围的骨质丢失,当牙齿没有骨骼的支持时,才会出现松动。”他分析说,在牙齿矫正的过程中,随着牙齿的移动,牙齿周围的组织可以进行改建,并维持牙齿周围的骨质。
误区3:
矫治拔牙会影响口腔咀嚼功能?不会!
“还有不少人认为,正畸治疗时拔牙,会影响口腔的咀嚼功能。”陈建明说,正畸治疗一般不会拔除功能重要的牙齿。例如,前牙是口腔的门户,直接影响面部的美观;磨牙发挥重要的咀嚼功能……这些牙一般不会拔除。正畸拔除的牙齿,通常是不重要的牙齿,比如前磨牙,或是已经严重龋坏的牙齿。“因此,正畸治疗时拔牙,一般对咀嚼功能的影响不大。”
矫牙方案如何出炉?至少考虑四个因素
陈建明认为,牙齿矫正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要制定一个较为完整的矫治方案,至少需要对牙齿和咬合关系、牙周、面型、骨骼等因素进行考量。
首先是牙齿和咬合关系。健康的牙齿、良好的咬合是口腔发挥咀嚼功能的前提,也是许多人进行牙齿矫正的目的。在制定治疗计划前,正畸医师会制取患者的牙齿模型,并在模型上测量出相关数据,再结合牙齿排列及拥挤等情况,决定牙齿如何移动、是否需要拔牙、是否需要特殊控制来调整牙齿咬合。
其次是牙周情况。主要是指牙齿周围的组织,包括牙冠下方的牙龈、牙根周围的骨质。通常情况下进行正畸治疗,必须保证牙周组织健康,否则,会导致牙周组织进一步破坏。严重时,会引起牙齿松动。
第三是面型。面型是正畸治疗的重要目标之一。治疗前,正畸医师会根据患者的鼻子、上下嘴唇、颏部形态,初步判断其侧貌形态与标准差异情况。再模拟出若要达到标准面部美观,患者的牙齿或骨骼需要移动的位置,然后制定出是否拔牙、拔除哪些牙的治疗计划。
第四是骨骼。正畸科患者或多或少都存在骨骼问题,有的是形态问题,有的是位置问题,这些都可能导致面型、咬合方面的异常。在青少年生长发育期,可对骨骼生长进行适当的干预。但是,如果错过了最佳矫治时机,骨骼就失去了调整的机会。成人后只能通过牙齿移动来弥补骨骼方面不足。
如果第一次矫治不彻底,想进行第二次治疗,除了上述因素外,还要考虑能否将牙齿移至目标位置。这无疑增加了矫治难度。多数情况下较难取得较好的矫治效果。因此,建议大家多听取专业正畸医师的意见。(记者黄蓉芳 通讯员李耀文)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医生APP
热门点击排行榜
联系我们
人民健康网微信 微信号:rmwjkpd 公众号:人民网健康 |
人民健康网微博 微博昵称: 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
电话:010-65367951 邮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