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吃酸性食物变酸性体质并致癌吗?
许仁安
现在,无论是电视媒体养生栏目,还是平面媒体广告,还有各类微信平台,经常看到医学、营养“专家”脱口而出的“酸性食物、酸性体质”观点,让广大公众在食物选择上无所适从,甚至盲目购买价格昂贵的保健食品,严重影响了公众对正常饮食的认识。
那么,从科学的角度到底存在酸性食物和酸性体质吗?
“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早在10年前,中国营养学会就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中给予了明确澄清。”
首先,把酸碱食物定性应用于人类健康领域完全没有科学依据。酸碱食物定性是在食物化学研究中,根据食物燃烧后所得灰分的化学性质把食物分为成酸性食物或碱性食物。灰分中含有较多磷、硫、氯元素,溶于水后就容易生成酸性溶液,而钾、钠、钙、镁含量较多的灰分则容易生成碱性溶液,这种研究一般用于食物矿物元素含量的测定。食物灰分是食物燃烧后剩下的一些元素的氧化物,与食物在体内代谢产物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食物进入人体后,经过消化吸收和各种复杂的代谢反应,形成数以千计的产物。这些产物有酸性、碱性,还有很多呈中性。而血液的酸碱度是各种代谢产物综合平衡的结果,而不是仅由食物燃烧后剩余的几种矿物元素就可以决定的。
然而,这项原本用于食物矿物元素含量测定的研究成果,被一些所谓的“专家”移花接木,运用到营养科普传播中,以讹传讹,大肆宣扬“食物酸碱平衡论”,强调酸性食物对健康有害。这些宣传在公众中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中国营养学会郑重指出,这些说法都缺乏科学依据。
其次,“吃酸性食物导致酸性体质”的观点同样没有科学依据。虽然食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但人类在长期适应膳食条件下,体内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缓冲系统和调节系统,以保障内环境(主要是血液)的酸碱平衡。健康人血液的pH值恒定保持在7.35~7.45的范围,一般不会受摄入食物的影响而改变。文献检索未见因为日常摄入食物不同引起健康人血液pH改变的研究资料,也未见到因为血液pH变酸而致有关慢性病增加的科学证据。
另外,“食物酸碱平衡论”还宣传“谷类、肉类、鱼和蛋等酸性食物摄入过多可以导致酸性体质,引起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的发生;蔬菜水果属于碱性食物,能够纠正酸性体质,防治慢性疾病”。
这一说法也完全无据可考。按照“酸碱平衡论”,如果纠正“酸性体质”就可以预防慢性病,那么每天服用小苏打(碳酸氢钠)不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吗?显然,这种说法是完全不正确的。
实际上,蔬菜水果对健康有益,是因为它们产生的能量较低,而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元素、膳食纤维以及对健康有益的植物化学物质,而不是所谓碱性的作用。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强调“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建议“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还提出“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都是根据近年营养学的研究成果,为改善中国居民营养状况而提出的膳食措施。按照“食物酸碱平衡论”,将鱼、禽、蛋和瘦肉等食物都归类为“酸性食物”,将使广大居民在选择食物时处于无所适从的境地。上述食物都是人体能量、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主要来来源,限制这些食物的摄入,很有肯造成营养素摄入不足或缺乏,导致营养不良甚至严重代谢性疾病!
综上所述,广大公众应该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要求,坚持“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的平衡膳食原则,才能在享受丰富食物的同时,汲取充足而合理的营养,不要轻信所谓的“酸性食物导致酸性体质,不利于健康”的错误观点。(许仁安 中国营养学会会员、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来源:中国营养学会
- 人民健康APP
- 人民好医生APP
热门点击排行榜
联系我们
人民健康网微信 微信号:rmwjkpd 公众号:人民网健康 |
人民健康网微博 微博昵称: 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
电话:010-65367951 邮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