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正视“耳石”,卸下“心石”

刘博

2017年03月07日08:02 来源:北京青年报

  秦大爷是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很少生病吃药。可是前不久发生的两次恐惧的、剧烈的天旋地转让大爷紧张了,该不是“脑中风”了?要不就是脑袋里“长东西”了吧?

  秦大爷平日里喜欢看报、钓鱼,也常跟老友们下下棋,身子骨硬朗得。但是一天早晨,他起床时突然觉得天旋地转,一阵恶心。大爷赶紧又躺下,休息了一会儿后调整一下姿势再慢慢起来,除了稍有些头重脚轻外,倒也没其他不适。秦大爷想,可能是这几天睡晚了没休息好,加上不想麻烦子女,便没跟家人说。坚持了几天后,没想到又一天晚上躺下睡觉时这种情况再次剧烈出现。第二天,他赶紧让孩子陪着来到北京同仁医院检查。

  耳朵里怎么有“石头”?

  医生详细询问病史并做了一些检查后告诉大爷,您这是得了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也就是“耳石症”。复位治疗非常有效,可以说是手到病除。

  “‘耳石症’是什么?难道我的耳朵里有石头?”秦大爷有些糊涂了。

  耳石症的科学名称叫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前庭末梢器官疾病,一种常见的眩晕性疾病,其发生率约占所有眩晕病症的1/5。单从学名上看,就知道这是一种良性疾病,而且是和特殊位置有关的、阵发性的眩晕疾病。

  要解释耳石症为什么会引起“头晕”,就得先聊聊耳石和头晕的发生机制。

  人的内耳有一些负责平衡感觉的器官:一对椭圆囊、一对球囊及三对半规管。在椭圆囊及球囊内有囊斑,也叫位觉斑,由毛细胞和支持细胞构成。在毛细胞的纤毛上覆盖有一层耳石膜,其表面即为以碳酸钙结晶为主的颗粒样物质——耳石。

  “石头”如何让人头晕恶心?

  正常情况下,耳石附着于耳石膜上。但是在一些如老化、局部供血不足、外伤、炎症、钙代谢异常等因素的作用下,耳石从耳石膜上脱落,并随着内淋巴液的流动进入半规管内。当头位快速变化时,耳石的相对运动刺激了半规管的毛细胞纤毛,从而引起强烈的眩晕。随后,耳石的相对运动停止,不再刺激半规管毛细胞纤毛,眩晕也就停止了。所以说,耳石症引起的眩晕一般都是在头位快速变化时诱发的,虽然“晕”得非常强烈,但是持续时间短暂,一般不超过60秒。

  “难怪我每次发病都是在躺下和坐起时发生的,而且休息一会儿就不晕了。”秦大爷认真地说,“但是为什么同时我还有恶心和心慌呢?”

  医生耐心回答:前庭系统还与许多中枢颅神经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通过观察眼震可以判断前庭功能就是利用了前庭眼动通路,通过观察眼球的运动来间接地分析前庭系统的功能。而前庭与自主神经之间的联系,使前庭外周感受器受刺激的同时可以引起自主神经的兴奋,例如恶心呕吐、血压升高、心悸、面色苍白、出汗等症状,这与“晕车”时出现自主神经反应是一个道理。此外还有前庭脊髓通路等等。总之,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前庭系统并非孤立存在。

  秦大爷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我还以为是得了胃病或心脏病呢!害得我担心了一整晚。那么这个耳石症该如何治疗呢?”

  多种方法帮助“石头”归位

  耳石症由于其自限性,绝大多数可以自愈而被称为良性眩晕,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无需治疗。耳石症除了引起患者的不适、恐惧感外,还易引发跌倒,这对老年人群的影响更为严重。耳石症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中最重要的是手法复位,是游离出来的耳石回归到正确的位置。其他还包括:①心理治疗:消除恐慌和焦虑情绪,正视疾病;②避免采取诱发眩晕的体位;③药物治疗;④位置训练等。顽固性的眩晕病程在一年以上,保守治疗经久不愈,生活和工作受到严重影响的患者,可考虑行手术治疗,但是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秦大爷笑道:“看来对于这个病,既不能过于重视,也不能轻视。那么,该如何预防呢?”

  预防耳石症,应当从适量运动和健康保健做起。首先要预防慢性疾病和限制烟酒、保证良好的睡眠和乐观的情绪。其次,因耳石症是因快速头位变化所诱发,故在做弯腰、起卧、转头等动作时,不宜过大过猛,特别是老年人群的头部动作不要过猛。最后,医生微笑道:“总之,耳石症是一类常见病,预后很好。我们应该‘正视’它,虽然初次发作时会让人恐惧,但是因为特点明确,患者可以自测,因此不要过于紧张。”

  最后,秦大爷握着医生的手说:“谢谢大夫!您不仅使我弄明白了我得的是什么病,也使我卸下了心里的大石头。我一定积极配合治疗,并把这些知识告诉我那些老伙伴们!”

  文/刘博 毕竞韬(北京同仁医院)

(责编:权娟、许心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