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来自英国癌症研究中心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癌症如果能早期确诊治疗,10年生存率可达90%。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进步,“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给肿瘤的早期诊断带来了希望。
受访专家
北京善方医院检验科主任 李艳
主管检验师,在京接受美国病理生理学家认证实验室检验专业各学科培训,参加美国迈阿密大学教育心理学培训,熟练掌握临床检验学的各种操作和知识。专注于临床检验工作18年,擅长血液学检验,在著名医学期刊《检验医学与临床》上发表过数篇学术文章。
北京善方医院检验科主任李艳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肿瘤标志物,简单地说,就是肿瘤在生长过程中自己产生或宿主以肿瘤反应产生的一类物质。一般来说,肿瘤标志物具有下面作用。
第一 辅助早期诊断
例如,在某些原发性肝癌和生殖细胞癌早期,患者常会出现甲胎蛋白(AFP)的升高。进行上述检测,配合影像、症状等因素综合评估,有助于早期诊断癌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一般来说,40岁以上、有肿瘤家族史、长期接触致癌物质或生活在癌症高发区的人群,经医生评估后,可以考虑在体检时检测肿瘤相关标志物。
第二 监测病情发展譬如,一般来说,治疗之后,原来异常升高的肿瘤标志物水平下降到正常参考区间范围以内,往往提示肿瘤除去或病情缓解。但如果肿瘤标志物水平降低到正常水平一段时间之后,又重新开始升高,提示疾病复发或转移。另外,除了肿瘤标志物检测之外,目前还有基因检测手段,为靶向治疗提供指导。目前研究认为,癌症的产生与基因的改变息息相关,即使同一部位的肿瘤,也会由于不同基因发生改变,而出现不同类型,因而需要对应的治疗手段。对基因检测可辅助医生对肿瘤更好的分类,从而对症治疗。譬如,在分子靶向药使用前,检测病人是否携带药物靶点,可以实现肿瘤个体化治疗,提高用药效率,达到最佳疗效并减少治疗费用。对于脑胶质瘤患者,可在靶向治疗前需要先对IDH2、MGMT等基因进行检测,为选择药物提供参考。
但需要提醒的是,现今所知的肿瘤标志物, 绝大多数不仅存在恶性肿瘤中, 也存在于良性肿瘤、胚胎组织、甚至正常组织中。化验出肿瘤标志物阳性未必就表示得了某种恶性肿瘤,感染、某些良性肿瘤、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肝炎等疾病也会造成肿瘤标志物阳性。例如,糖类抗原(CA)中的CA19-9主要用于辅助诊断消化道癌,如胰腺癌、胆管癌、胆囊癌等。但胰腺炎、黄疸等消化系统疾病也可引起CA19-9升高。因此,单独发现肿瘤标志物肿瘤升高,不能作为肿瘤诊断的依据。真正有效的癌症筛查,需要根据一个人的家族病史、年龄、性别等因素来做具体有针对性的检查。
譬如, 对30岁以后的女性来说,定期筛查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有助于发现早期恶性病变,有效降低宫颈癌死亡率,且不会增加对良性病变的过度治疗。
一般来说,对于肿瘤标志物初次检测结果阳性而未见任何异常的体检对象,建议每3~6个月复检一次。
若复检呈阴性,可能是一过性升高;连续3次阳性,尤其是浓度逐渐升高的,应高度重视,进行肿瘤定位检查;持续阳性而无明显症状者,应定期复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