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出台《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级管理办法(试行)》

2016年09月26日14:03  来源: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原标题:省局出台《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级管理办法(试行)》

  为科学有效监管,合理配置监管资源,提高监管水平和效能,防范食品安全风险,保障食品安全,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近日印发《河南省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级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共5章28条。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明确风险分级管理概念。《办法》所称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级管理,是指根据食品类别、企业规模、食品安全管理能力和监督管理记录情况等因素,按照风险评价指标,合理划分食品生产企业风险等级,实施食品生产安全分级管理。二是明确风险分级原则。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级管理工作应遵循科学分析、量化评价、动态管理、客观公正的原则。三是明确了风险分级管理的适用范围。《办法》规定全省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食品生产企业适用本办法。四是明确了食品生产经营风险等级的划分依据。《办法》规定对食品生产企业划分风险等级,应当结合食品生产企业风险特点,从生产食品类别等静态风险因素和生产条件保持、生产过程控制、管理制度建立运行等动态风险因素,确定食品生产企业风险等级,并根据生产企业监督检查、监督抽检、投诉举报、案件查处、产品召回等监督管理记录实施动态调整。五是明确食品生产经营风险等级划分方法。《办法》规定食品生产企业风险等级从低到高划分为A级风险、B级风险、C级风险、D级风险四个等级。确定食品生产企业风险等级,采用评分方法进行,总分值为100分。其中,静态风险因素量化分值为40分,动态风险因素量化分值为60分。风险分值越高,风险等级越高。六是明确风险分级结果的运用。《办法》明确市、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按照“一企一档”要求,建立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级档案,根据企业综合风险等级,合理确定企业监督检查频次、监督检查内容、监督检查方式及其他管理措施,制定监督检查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市、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根据辖区内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级结果,汇总分析食品生产风险信息,及时排查、有效消除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责编:权娟、许心怡)

推荐阅读

秋季进补易跑偏 正确进补大盘点 迎来秋分时节后,可以进补了,特别是针对北方天气特点,应补肝益肾、益气养血。当下,很多人因为气血不足而表现为面色苍白、心悸气短、精神疲倦、体虚潮热、腰酸腿软等症状,需要进补,但是进补不能跑偏了。秋季进补大盘点,教你如何正确进补度过“多事之秋”。 【详细】

人民健康大讲堂|营养“识”堂|保健养生

癌症真相:免疫力≠抗癌力!免疫失调才是元凶 社会上关于癌症最大误区可能认为它是免疫力低下之故,提高免疫力就可防范癌症,故推销保健品、食品给癌症患者时,只要沾上“提高免疫力”的边,就大行其道。因为人们总觉得:免疫力不是越高越好吗?其实,免疫力不等于抗癌力。 【详细】

人民健康大讲堂|营养“识”堂|保健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