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乳腺癌: 四大诱发因素要小心 防治癌症要科学

2016年09月23日09:13  来源:人民网-科普中国
 

李惠平主任做客人民网。(黄晓敏 摄)

乳腺癌一直是困扰很多人的一种疾病,这病是否有那么可怕?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呢?2016年全国科普日期间,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乳腺肿瘤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肿瘤学博士李惠平老师,让专家来讲讲乳腺癌是什么样的疾病,又该怎样预防。

乳腺癌的常见症状是什么?

李老师说,虽然科学在进步,但是科学的理念还没有普及到日常生活中,很多威胁生命的疾病不仅没有远离人类,发病率反而上升了。乳腺肿瘤是和生活行为较密切的一种瘤,又叫生活行为癌,它有着相对其他肿瘤较易被发现的症状和体征。因为乳腺是一个体表器官,有任何的异常,都可以被自己发现。常见的症状有:乳腺上有可触摸到的肿块、局部出现凹陷、乳头有内陷、或是有一些橘皮一样的外观,这些实际上都是乳腺癌早期的症状。

乳腺癌的诱发因素

李老师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首先,从饮食来讲,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甚至高糖的食物均易诱发乳腺疾病;其次,过度酗酒也容易造成乳腺癌的高发;再次,要注意绝经期的雌激素替代治疗——为了减少更年期常有的一些出汗、脾气急躁、失眠等症状就用雌激素来替代补充,实际上会造成乳腺癌的高发;最后,过度食用营养品实际上对乳腺也是不好的,因为很多营养品都是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

乳腺癌高发人群做预防性乳腺切除手术是否科学?

李老师说,有乳腺癌遗传基因和家族聚集性的人,也没必要过度恐慌,可以借助基因监测手段,检测BRCA1(乳腺癌一号基因)是否突变。检测出突变的话,就属于乳腺癌高发人群了。

关于“乳腺癌高发人群,做预防性乳腺切除手术是否科学”这个问题,李老师说,是否切除,对于基因位点的判断很重要。如果科学判断某个基因位点突变确实跟乳腺癌的高发有关,做这种预防性的切除是可行的;但是如果没有准确的科学判断,去做预防性切除,实际上是不太可取的。“任何以损害器官为主手段,都不是首选的科学手段,科学是保护人类、保护各种器官的。”李老师说。

乳腺癌早期的发现方法有哪些?

李老师说:“早期发现的方法主要是临床医生的检查,主要途径就是B超;或是到一定阶段,做一个物化,通过影像学检查来发现的一些早期症状。

此外,李老师还表示:”定期体检很重要。如40岁以上要每年体检;40至45岁要做B超检查;45到55岁时,如果B超检查发现问题,要在医生的建议下做物化;高危人群30岁就需要每年做一次B超;一般风险的人群没有必要那么紧张。”(黄晓敏)

点击进入2016全国科普日专题报道

(责编:余悦(实习生)、张希)

推荐阅读

今日秋分!秋季三个部位不能冻 注意饮食解秋燥 9月22日迎来“秋分”节气,秋分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六个节气,当秋分到来时,意味着正式进入秋季。专家提醒,随着秋分节气到来,冷空气开始日渐活跃,空气也逐渐干燥,大家要随着季节的变化,适当调整养生方法。 【详细】

人民健康大讲堂|营养“识”堂|保健养生

癌症真相:免疫力≠抗癌力!免疫失调才是元凶 社会上关于癌症最大误区可能认为它是免疫力低下之故,提高免疫力就可防范癌症,故推销保健品、食品给癌症患者时,只要沾上“提高免疫力”的边,就大行其道。因为人们总觉得:免疫力不是越高越好吗?其实,免疫力不等于抗癌力。 【详细】

人民健康大讲堂|营养“识”堂|保健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