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16—2020年)》,取消了社会办医的多项限制。有人形容,这是民营医疗的又一春。
近年来,国家鼓励社会办医的政策密集出台,民营医院数量也在快速增加。那么,民营医院的现状究竟如何?人们对民营医院的“偏见”有没有消除?民营医院有没有冲破“玻璃门”?记者进行了采访。
喜人的市场“大蛋糕”
一季度健康服务业增长17.4%,社会办医获得“大尺度”鼓励
梁女士手骨折了,属于工伤,需要长时间的康复治疗。她来到深圳市龙城医院,和众多工伤患者们一起治疗。记者采访时,她已经治了两个多月,如此长时间的治疗,她没有出一分钱,全部由工伤保险埋单。
仍在这家民营医院内,记者上楼来到了儿童康复病区,一名孤独症男孩正在用一台先进的设备治疗。护士长贺静介绍,这是该市唯一的儿童康复住院病区,医保能报销90%费用,剩下的10%医院还会有所减免。
该院院长王玉林介绍,医院已为患者减免各类费用1389.37万元。共有11名植物人经康复治疗苏醒,康复病人的复岗率达56.3%,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率达95.6%,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今年1月,该院正式启动国际康复质量认证委员会(CARF)康复认证工作。这些具有特色的康复模式和先进的技术设备,受到人们的欢迎。
像龙城医院这样的民营三级医院,得到深圳市的鼓励和支持,包括三级医院一次性奖励、地价优惠、床位补贴、基本医疗服务补贴、所得税奖励、医保一视同仁。不仅在深圳,全国还有很多省份对社会办医出台了“大尺度”的鼓励政策,比如取消对社会办医疗机构的具体数量、类别和地点限制,在职称评定、科研课题招标和成果评价、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等方面与公立医疗机构享有同等待遇。
“政策利好不断释放,现实与人民的需求有差距,这些因素让医疗健康类企业、多元综合企业及跨界投资类企业对医疗健康行业的投资热情不断高涨,并由健康服务向核心的医疗服务领域转移。”普华永道中国华北区企业并购服务部及医疗行业主管合伙人钱立强说。近日普华永道公布的中国境内医院并购活动报告显示,2012年至2015年,披露的医院并购数量每年稳步增长,其中境内医院并购活动最为活跃,并购案例总计122宗,占医疗健康行业并购案例总数的54.5%,交易金额达137.9亿元。境内医院并购活动主要集中在北京、江苏、浙江和广东等医改先行地区,四地并购数量占总数的一半以上,投资金额占总额约70%。投资二、三级综合医院的并购交易持续增长,并购数量增至27宗,并购金额达39.8亿元。
资本的进入使中国医疗产业的“蛋糕”不断做大。国家卫计委近日公布的《2015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全国卫生总费用预计突破4万亿元,保持两三年增长一万亿元的势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77亿人次,比上年增加1亿人次。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以医疗服务为主的健康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4%。其中,妇幼保健院(所、站)等收入增速最快,增长28.2%。
“欧美人群在过去长达150年的收入增长过程中,家庭消费增长弹性最大的是医疗健康需求,长期高达收入增长的1.6倍。过去几年,中国医疗健康服务业的增长也一枝独秀,大健康产业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之一、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之一。”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委员刘国恩说。
愁人的资源“玻璃门”
去年民营医院诊疗人次3.7亿人次,仅占医院诊疗人次总数的12%
在医疗产业不断扩容之际,民营医院的数量也在猛增。数据显示,2015年民营医院占医院总数的52.6%,在数量上已经超过公立医院。
然而,数量增了,市场占有率却不高。在4万亿元的医疗服务市场中,公立医院仍占绝对优势。数据显示,2015年,公立医院床位占80.6%,诊疗人次27.1亿人次,占医院诊疗人次总数的88%。民营医院床位占19.4%,诊疗人次3.7亿人次,占医院诊疗人次总数的12%。人们就医仍是往公立医院,去民营医院看病的人次不到公立医院的1/7。
“尽管民营医院数量增长很快,但是公立医院仍占了市场大头,这个现象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原因归结于中国的医疗服务体系‘倒金字塔’现状,三级医院的门诊和住院量仍是最多的,而一个国家正常的医疗服务体系应该是‘正金字塔’型,在基层就医的人最多。”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卫生管理与政策中心主任、经济学教授蔡江南分析,一个国家的医疗资源可以分为四大类:医院、医生、药品、检查。在我国,这些资源往往通过行政化手段分配,塔尖的公立大医院因此在准入、规划、评级、编制、科研、医保等政策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因此民营医院发展的劣势也被称为“玻璃门”——看得见,进不去。
记者采访过的不少民营医院医生表示,评高级职称的时候要求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研究的必须是国家级科研项目,民营医院往往难以争取到此类科研项目,影响到医生的职称晋升和职业发展。
在深圳,全市49%的医生已经取消编制,公立医院逐步去行政化。但是王玉林认为,光一个城市取消编制仍不能吸引人才,编制仍是公立医院医生流动的后顾之忧。
在投融资方面,仍然遭遇融资难,民营医院希望在建立之初就获得和公立医院一样的政策,比如地价优惠、奖励、补贴、融资等。由于医院投资回报周期长,大型综合医院从建设到经营上的盈亏平衡往往要8—10年时间,融资难问题成为民营医院面临的普遍性难题。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