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大自然孕育的“艺术品”,医生就是修复生命的“工匠”。一名好医生,也是工匠精神的传承者
据报道,94岁的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院士,依然每周亲自主刀多台高难度手术。从医73年,他从未放下过手术刀,至今仍保持着年均200台的手术量。他的手术行云流水,令人叹为观止。
如果说生命是大自然孕育的“艺术品”,那么,医生就是修复生命的“工匠”。医生与工匠,两个不同的职业,却有着相似的气质。
好医生没有分别心,不会马虎地对待任何一位病人。就像一位工匠,无论面对何等材料,都会反复琢磨,绝不浪费好料,也不抛弃坏料,力求物尽其用。一位好医生,不会嫌贫爱富,不会挑肥拣瘦。无论病情轻重,一律认真对待。哪怕是再简单的疾病,也会谨小慎微,用心求证,以免误诊。倘若遇到复杂疑难病例,更是朝思暮想,夜不能寐,设计手术路径,绘制手术图谱,生怕一刀开错永成遗憾。
好医生追求完美,精益求精,总想把手术做到极致。恰如工匠雕刻一件作品,哪怕有一刀败笔,也不肯轻易出手,以免毁了名声。一个病人躺在手术台上,医生手起刀落,活儿做得是粗是细,只有自己明白,所谓“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一位好医生,绝不会在不完美中缝合伤口,他把手术中的任何瑕疵都视为医者的耻辱。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专家郎景和院士说:“在做子宫肌瘤剔除术时,请记住农夫的话:在收获后的马铃薯地里,我们总可以找出遗留的马铃薯。”他曾做过一台手术,从病人子宫里挖出200多个肌瘤,一个一个抠,一遍一遍查。就像一个农家孩子,提着筐子,在马铃薯地里捡漏,再小的疑点也不放过,直到地里干干净净。
好医生不仅付出心血,而且倾注情感。就像工匠遇见一块好料,如同遇见知己,用心与其对话,同悲同喜,直到心物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此打磨的作品,自然就有了匠人的温度和气质。好医生看病,亦是如此。医生完成手术,并不意味着完成了对病人的治疗。病人身上的刀口,就是医生永久的“签名”。医生术后到病房查看病情,如同检视自己的作品。一个危重病人康复出院了,医生依然会牵肠挂肚。若干年后,再次遇见病人,看到其不再为疾病所苦,医生便会喜不自禁,就像工匠炫耀自己的作品一样:“看,这是我治好的病人!”
好医生把职业当成信仰,不忘初心,不觉其苦。恰如一名工匠,一辈子坚守一门技艺,不敢省人工,不敢减物力,把每件作品都当成自己生命的延续。一位好医生,享受每一次治病救人的过程,无论多苦多累,始终痴心不改,当病人康复时,就会有一种“爱情爆发般的幸福感”。这种喜悦不是每个人都能体会的。著名心内科专家胡大一说:“不在病床旁边度过足够的不眠之夜,不足以理解医学。”这就是好医生的坚守与执着。北京协和医院的很多老教授有一个共同特点:守时、干净、彬彬有礼。他们把每一次出诊都当成一次神圣的仪式,绝不迟到一分钟。仪表端庄,头发梳得一丝不乱,白大褂洗得一尘不染,听诊器挂在胸前,永远面带微笑。有一位老教授至今保持着这样的习惯:站在诊室门口,迎送每一位病人。因为他们深知,一个外表邋遢、举止轻慢的人,是不配从事医生这样高贵的职业的。
工匠精神是一种修炼,更是一种境界。没有匠心,难成良医。一名好医生,也是工匠精神的传承者!
《 人民日报 》( 2016年07月22日 1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