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一些地方不少市民的微信中收到一条消息,称“3人感染sk5病毒死亡”,并告诫“暂时别吃鱼类”。这则信息在网上热传,一时间引发公众恐慌。对此,政府部门辟谣称,所谓“sk5病毒致人死亡事件”纯属谣言。
该网传消息称,“三名男女生感染sk5病毒死亡,最大的32岁,最小的5岁,参与抢救的医生已被隔离……暂时别吃鱼类,酸菜,特别是草鱼,酸菜鱼,水煮鱼,目前河北省有3167个鱼塘已感染。收到马上发给你关心的人……”
记者调查发现,因“sk5病毒”而“躺枪”的不仅有河北,这则谣言被更换了地名,也在上海、广西、重庆等地传播,均被当地有关部门辟谣。
经对比后可以发现,这些谣言尽管版本不同,时间有先后之分,但内容却极其雷同,仅更换了所谓死亡的人数和地名等个别信息,其余情节如出一辙。此前,网上曾热传的“SB250病毒致死事件”,也属谣言,其内容与“sk5病毒”谣言系同一方法炮制。
日前,河北秦皇岛市委宣传部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官方微博作出回应:“经卫计委核实,网络上所传感染sk5病毒死亡一事,经市疾控中心专家和市第一医院专家证实,从专业角度,不存在sk5病毒名称;市第一医院也没有发生传染病死亡病例,此网传文章纯系谣言。请广大网民勿听信谣言,勿传播谣言。”
河北省互联网新闻研究中心主任肖立峰表示,此次的“sk5病毒”谣言已是“老梗”了,属于老谣新传。“对于网上传播的一些耸人听闻的信息,不要急于转发,应先用常识进行推断,看是否有漏洞。”与此同时,可用搜索引擎进行核实,看是否有相关报道。针对一些网络传闻,政府部门也应及时澄清谬误,作出回应,以免引发不必要的恐慌。
《 人民日报 》( 2016年08月17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