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有中医文化自信的人才
——中医药大学书记校长谈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
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 胡 刚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南京中医药大学在68年的办学实践中,始终秉承“自信、敬业”的校训精神,坚持“学贯中西、至精至诚”的办学理念,发皇国医,作育英才,探索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道路。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校将进一步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发挥高等院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的作用,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医药学这一中华文明的瑰宝。
加快构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学科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中医药学是最具中国特色、最有原创优势、最富国际竞争力的学科之一,中医药院校在“双一流”建设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方面大有可为。我们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10月对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传承精华、守正创新,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吸收借鉴现代生命科学研究方法和成果,加强学科交叉,以现代化标准、现代化思维、现代化理念来谋划发展,凝练和创新传统中医药现代表达方式,阐发其科学内涵与作用机制;加强“新医科”建设,探索用“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数字化手段赋能中医药发展,服务构建“中国医学”新范式,推进循证医学研究,致力于将“中医为什么能、中药为什么行、中西医结合为什么好”的道理讲清楚、说明白;履行好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职能,坚持文化自信自强,增强中医药跨文化传播能力。
努力培养中医药学拔尖创新人才。中医药高等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彰显中医原创思维,培养具有中医文化自信的中医药人才。我们将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弘扬医者仁心、大医精诚的医学人文精神,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彰显人才培养的底色、成色、亮色,增强大学生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按照“学贯中西、国际视野、大师潜质、追求卓越”的要求,持续推动中医药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适应建设健康中国的时代需求,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围绕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更好发挥中医药的“三个作用”,延伸专业上下游;服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办好全国首个本科起点养老服务与管理学院。
推动实现高水平中医药科技自立自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是中医药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在“双一流”建设中,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战略思维,坚持围绕临床、服务需求、问题导向,坚持传创结合、中西结合、医药结合、研用结合,持续探索构建科学问题由临床提出、科研设计向临床展开、数据样本由临床提供、研究成果在临床检验的跨学科创新研究机制,创新科研组织方式,聚焦行业发展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共性技术进行多学科联合攻关;推进中医药人才评价改革,破“五唯”、重“多维”,加大力度支持青年拔尖人才“挑大梁”“当主角”,以长远眼光发现和培养中医药发展战略科学家。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与梦想的远征。南京中医药大学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与时代同频共振,让发展道路呈现更加浓郁的中国风、中医味、中药香,为服务健康中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