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孙艺红:加强风险因素防控 降低心血管发病率与死亡率

2021年10月29日08:23 来源:人民网

10月27日至31日,为期五天的2021年长城心脏病学会议暨亚洲心脏大会在北京召开。中日友好医院心脏科副主任孙艺红表示,要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关键在于前端预防,从源头管理和控制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风险因素。

“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的控制不理想,会导致患病率的直接增长,但大多风险因素都是可防可控的。”孙艺红表示,“预防”不仅是长城会的工作主题,也是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重要方向。进一步落实工作需要大力传播健康生活理念,呼吁大众关注、管好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人均寿命虽然在延长,但是带病生存的寿命也在延长。”孙艺红提醒,“一旦有了风险因素,就要管好、做好预防,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患者更应该注重生活方式的改变。”

孙艺红介绍,对于心血管疾病而言,有零级预防、一级预防、二级预防等,几级预防是个相对概念。没有任何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就是零级预防,即预防风险因素的发生;出现风险因素,做好健康生活管理,就是一级预防,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再到患心血管疾病之后的阶段,则是二级预防,预防再次发病。

以高血压为例,孙艺红解释无论是几级预防,都是降低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若高血压长期控制不良,会逐渐进展成血管和心脏病变,诱发心脏肥厚、心脏扩大直至心衰;也可能会形成冠状动脉血栓,进而发生心肌梗死,导致心衰乃至死亡。所以未患有高血压是个理想的状态,应做好一级预防。如果患有高血压就要更好地管理血压,得了心脏病后就要做好二级预防。

2021年8月,由北京心脏学会牵头的“心血管风险综合管理和控制项目”全面升级,其目的就是将前期积累的心衰患者院外管理经验扩大到一级预防上,在管理好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同时,探索通过控制风险因素来预防疾病发生的新模式。计划到今年11月,全国将有500家医院参与其中,超过10万名患者将进入到心血管风险综合管理和控制流程中。

“将大数据分析和AI等新技术应用到心血管疾病管理中,方便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将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孙艺红介绍,“心血管风险综合管理和控制项目”是对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心血管风险管控的重要尝试。项目依托互联网平台的管理功能,根据患者特征或疾病特点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健康管理。她说:“我们也希望可以通过该项目,积累数据并总结出更有意义的方法,帮助更多人实现个性化的健康管理。”

对于大众的日常预防和心血管风险因素管理,孙艺红呼吁:“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除有遗传因素外,后天生活方式也影响更为重要。先天条件不理想,更应严格管理后天的风险因素,注重日常体检,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疾病的发生。合理膳食,以蔬菜、水果为主要的摄入饮食结构,减少高热量食物摄入;适量运动,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运动项目和运动强度;保持心理愉悦,良好的情绪管理也可减少压力对心脏的损害。”

(责编:董童、李源)


相关新闻